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评论说:“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概念一起推翻。”材料中“旧科学概念”是指 A.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
|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B. 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 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D. 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
|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A. 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 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 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 光荣革命之前
|
|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即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D.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
|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 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 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C. 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D.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教皇权威地位 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基督教
|
|
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 苏格拉底 B. 普罗泰戈拉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
|
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驻乌兹别斯坦大使孙立杰撰写道:“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现在已超过120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成员国连续多年举行“和平使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有效震慑了‘三股势力’的器张势头。”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 A. 成为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B. 以中俄两国为主导力量 C. 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发展 D. 以经济和安全合作为主
|
|
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下表周年发文:“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①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④两地“三通”的实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