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邓小平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他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 ①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②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④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
|
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有利条件有(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先进的政治制度 ③强大的海军力量 ④发达的手工工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小农经济的弱化 C. 商品经济发达 D. 井田制得以恢复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有为与光绪皇帝论法国革命时说:“民性可静不可动也。一动之后,若转石于悬崖,不至于趾不止也。《传》日: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民愚不知公天下之义则已耳。既知之,则富贵崇高者众之所妒,事权尊一者众之所争也。法民既远感于美民主之政,近睹于英戮查理士逐占士第二之故,则久受压制,具瞻岩岩,必倾覆之。”“则莫若立行干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如英之威廉第二后诸主然。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然则今日之中国,惟有实行欧洲十八世纪革命高潮中流行之平权思想而已。平权派之言曰:人权者出于天授者也。故人人皆有自主之权,人人皆平等。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此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盖政府之所以成立,其原理在于民约。故国民主政,为政治自由之要义。然则“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 ——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在君权方面的思想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在中国政治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l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作于19世纪80年代初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 材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俄国官员为什么说“农民一切都变了”?有何意义? (3)列宾与俄国官员对俄国社会的描述为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
|
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
|
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到:“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而采取行动是在 A. 18世纪9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1901-1912年 D. 1915-1925年
|
|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
|
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入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下列著作与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老人与海》 D. 《大卫•科波菲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