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设枢密院

B. 设立南书房

C. 设置殿阁大学士

D. 设立内阁

 

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 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一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一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

A. 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

B. 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D.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

A. 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B.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 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A. 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B. 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

 

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材料二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2)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3)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

——《朱子语录》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朱子大全•答曹元可》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西铭》

材料二

彼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自小西部而已。

——(魏源《海国图志》卷七六)

三代以来至秦一变……汉唐以来至今而又一变……欧亚诸国之为治,亦由渐而变……孔子处于今日,必不得不一变。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变法上》)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康有为《请励工艺奖创新折》)

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背景说明材料主张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名画《事茗图》(作者:唐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残缺名画作品提出一条修复建议,并说明修复理由。(要求:所提建议及理由不能背离原画特征,符合史实。)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170/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165 36166 36167 36168 36169 36170 36171 36172 36173 36174 3617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