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已为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 B.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C.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时中国较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
|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
|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C.都具有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D.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C.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
|
“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C.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
|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C.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
|
历史恰似一条割不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自晚清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材料三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