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A. 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B.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 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 D. 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
|
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 A. 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 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C. 缺乏多弱势群体的保护 D. 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
|
|
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A.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 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
|
下面是2007-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表(单位:亿元)。据可知中国
A. 外贸盈余呈下降趋势 B. 贸易逆差趋势较明显 C. 入世后外贸形势恶化 D. 外贸结构在不断优化
|
|||||||||||||||||||||||||||||||
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 A. 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B. 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C. 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
|
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农民(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A. 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B. 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C. 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 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1941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B.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 C. 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D. 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
|
|
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A. 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B. 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D. 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
|||||||
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着主要反映出当时上海 A. 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 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 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 与世界的关系不断紧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