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请问此一时期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 A. 北方自然环境良好,黄河从未发生水患 B. 黄河地区主要居住游牧民族,黄河流域变农为牧 C. 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 都江堰、郑国渠的修建成功的解决了黄河水患
|
|
《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 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
|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 精耕细作 B. 铁犁牛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自然经济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
|
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 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交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
|
|
公元前74年,汉武帝之孙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27天被废。汉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隶属豫章郡。材料信息表明汉代 A.全面推行分封制度 B.郡国并行弊端凸显 C.宗法观念荡然无存 D.侯国曾经归郡管辖
|
|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
|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
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①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
|
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立 ②丞相制度废除 ③军机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