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 天赋人权 B. 皇权至上 C. 君权神授 D. 天人合一
|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 强调“君权神授” B. 宣扬“天人合一” C. 实现“大一统” D. 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
|
|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在内容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 A. 君权神授 B. 独尊儒术 C. 人定胜天 D. 实行“仁政”
|
|
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 儒家、墨家 B. 道家、法家 C. 法家、儒家 D. 道家、儒家
|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
|
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 “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 “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 “三纲五常” 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
|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②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 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唯心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