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既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又是从分散区域性历史走向整体性历史的转折。 阅读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进程图片,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于 A. 中国 B. 法国 C. 英国 D. 美国 2.图片中的“?”处应该填写 A. 电力 B. 机械 C. 煤炭 D. 信息 3.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洲工人运动也蓬勃兴起,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是 A. 《大宪章》 B. 《政府论》 C. 《论法的精神》 D. 《共产党宣言》 4.在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宣布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是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列宁 D. 俾斯麦
|
|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史家辈出,史学思想代有出新。 1.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治史思想的是 A. A B. B C. C D. D 2.提出史家“三长”说的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刘知几 D. 章学诚
|
|
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之下的帝王是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
|
下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据此判断,图中①处的政权应 A. 孙吴 B. 南齐 C. 北宋 D. 南宋
|
|
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哪一朝代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元朝
|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 1.汉武帝时期,设置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和内地连为一体的前提是 A. 打败匈奴 B. 联合突厥 C. 对抗契丹 D. 击退女真 2.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 A. 平王东迁 B. 光武中兴 C. 诸葛亮治蜀 D. 孝文帝改革
|
|
历史上的孔子形象事实上是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一种视界融合的结果。 1.图片1,这张孔子周游列国的邮票,反映了孔子向各国宣传的是 A. 法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佛学思想 2.图片2,到汉代,孔子形象经过加工改造变为官方的正统,改造者是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汉武帝 3.图片3,经过唐宋之际的三教合一,儒学发展成为 A. 经学 B. 汉学 C. 理学 D. 心学 4.图片4,17-18世纪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是哲人、智者、完人的形象,这一文化现象得益于 A. 留学生 B. 遣唐使 C. 传教士 D. 僧侣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如果要给以上三则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老子也确定看到在现实的社会中,统治者们都没能做到无为,而是用刑杀、礼制、法令、重税、战争等等有为的措施来对付人民,他们本想用有为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但结果是越有作为,社会就越是混乱。因此,老子反对刑杀,认为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威吓他们?反对法令,认为法令越明,盗贼越多。反对重税,认为老百姓闹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征税太多而造成的。反对战争,认为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到处长满了荆棘,大仗之后,必有灾荒。 ——《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材料二孟子看到战国中期各国都在竞相用武力来攻伐,试图“以力服人”,用“霸道”来统一天下的事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认为只有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得民心”,从而才能得天下。什么是“王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倡“王道”,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争私利而采取恶劣手段,尤其反对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反对用暴力的“霸道”。怎样才能实现“王道”呢?孟子设计了一套“仁政”方案。 ——《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1)结合材料一,概括老子无为主张的基本含义。这一主张有何进步作用?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老子、孟子都明确反对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3)材料中老子、孟子都围绕哪一核心问题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何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