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

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

 

学在民间的自由研究、注重个性、思想活泼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功利主义、陈腐刻板的局限。开创学在民间这一传统的历史人物主要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追求自由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莎士比亚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他跑到了文艺复兴预期的终点。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薄伽丘那种对中世纪教会和政权的猛烈抨击,而是从容地将中世纪文化中所有值得保存的精神营养保存下来,并转换成为丰富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忏悔精神、博爱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的近代基础上重放光华,人把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将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了怎样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思想家们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欧洲社会的作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把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提高到怎样的“新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曾这样评价无锡荣氏家族: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

材料一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二  下图是1956年1月20日,拥护公私合营的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公私合营申新第九棉纺织厂,该厂公私合营前为荣毅仁的私营企业。

——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材料三  197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不久,他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创辉煌的主要原因。

4)综观上述材料中荣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近现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部分)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农村的什么运动有关?这一运动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真实的吗?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哪两场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这一做法能“效果很好″?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近代晚期以来,英国议会下院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和议会至上原则的相对性失落……既是为了克服中央政府长期存在的部门不健全的弱点,扩大国家机器的职能范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取决于明显的主观因素。对于英国统治阶级来说,政府工作效率关系到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这比任何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统治阶级宁愿让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占据政治中心。

——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

材料二  2019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下议院与内阁之间围绕“脱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燃了英国宪政危机。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18世纪推动英国“议会至上原则”逐步确立的重大事件。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晚期“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此次危机的表现,指出议会下院与内阁关系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认识。

 

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国际局势,我国外交政策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摘编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  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我还设想,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的路子来解决。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199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在这一原则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3)根据材料三,邓小平就中印问题提出什么外交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他向愚昧和无知宜战,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把教皇比作是“两只脚的禽兽”,指责教士是“文明的恶棍”,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教会,强调法律下人人平等。这里的“他”是

A.文艺复兴时的文学家 B.17世纪的自然科学家

C.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 D.启蒙运动时的思想家

 

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人性的复苏

B. 理性的胜利

C. 教权的退场

D. 君权的消亡

 

“(他们)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认识到了人作为文明创造主体的伟大力量,对一些自古以来被设想为必然的、具有绝对价值的存在大胆地提出质疑,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西方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启蒙运动。”材料中的“第一次启蒙运动”

A.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B.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认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00/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