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
|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这反映了 A.欧美各国关系的改善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C.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
|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C.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D.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
|
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 政府的作用 B. 消费的作用 C. 生产的作用 D. 道德的作用
|
|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
|
|
关于如图《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18世纪中后期人口的增加是地价、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B.清代地价和米价波动受政治影响大,与商品价值规律无关 C.地价的最大幅度下跌与当时的战乱有关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
|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
|
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如下表内容。体现表中模式3特点的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