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清军机处

D.元中书省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入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的弊端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白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人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有学者研究认为,北宋末期的寒潮期到来,致使北方游牧民族无以为生,只能向南不断得侵扰以获取掠夺生存资本,由此加剧了北宋的灭亡。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断的征战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B.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使北宋灭亡

C.历史事实的产生由多种因素促成

D.地理因素越加是历史研究的重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种帝国结构”包括

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A推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762/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757 45758 45759 45760 45761 45762 45763 45764 45765 45766 4576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