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在经过八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古屋圭司、新藤义孝、稻田朋美三名内阁大臣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外,约80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也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摘自于2014年8月时政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对每种模式各用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在中共的某文献中明确提出“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据此推知此时的中共

A以三民主义为行动指南

B.坚持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

C.欲与政府实现联合执政

D.革命的理论修养仍显不足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就退,政治影响太坏,弄不好就会被戴上卖国贼的帽子。……江浙水网地区,敌军的现代化武器用不上。还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该战役使我军战略初步实现

C.该战役发生时列强武力干涉

D.该战役中我军取得重大胜利

 

在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工业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上海达52%,南京--80%,杭州--28%,无锡--64%,武汉--12%,广东--31%。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下图显示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D.中共执政地位的形成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该材料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在继续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830/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825 45826 45827 45828 45829 45830 45831 45832 45833 45834 458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