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论述“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加强经济管控

D.体现因地制宜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时所引用的一幅地图注:当时的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只是监察区。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反映了

 

A分封制遗留痕迹明显

B.郡县制成为主要行政制度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行省制度日趋成熟

 

有人对秦始皇作出如下评价:“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832/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827 45828 45829 45830 45831 45832 45833 45834 45835 45836 458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