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实景描写是否突出
|
|
下图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 ——“舞动的北京”,它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色是
A.设计者的独具创新 B.传统印章与书法艺术的结合 C.反映了甲骨文的特点 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
|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内在原因是 A.士人阶层的壮大 B.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C.社会发展的需求 D.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
|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国家统一,盛世强盛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发展,社会走上正轨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
|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宋代的文化和科学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最能支撑李约瑟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古代应用数学体系的形成 B.中国四大发明的发展与定型 C.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历法 D.中医药学的系统著作的诞生
|
|
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 A.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此评价的依据不包括 A.张衡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 B.张衡在地震学方面贡献卓著,制作了地动仪 C.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 D.张衡改进了天文仪器,创制了《授时历》
|
|
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