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
|
下列关于近代各国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商业超过工业;外贸超过内贸 B.德国:政变频发导致工业化进程曲折 C.埃及:政府推动;伴随对外军事侵略 D.俄国:国家完成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到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农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已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
|
|
下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右侧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制定“实业计划” ③进行国共合作 ④发动北伐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公民法》 D.《万民法》
|
|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 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
|
|
1946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B.电文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 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
|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
|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
|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 )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