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 )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 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解体
|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C.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D.江南经济的繁荣
|
|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我们从这首唐诗不能看出 ( ) A.商人经营范围广,商品种类多 B.商人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边疆地区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D.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
|
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 ①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②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③先进的灌溉工具的出现 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
(12分)中国近代经历了新旧思想的交锋,引发思想界的巨大变化。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近代以来不同社会思潮对中西文化的态度。请你填充下列表格空白处。(6分)
通过对维新思潮人物的探究,同学们又搜集到如下史料: 史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定》 史料二 (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2)史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思想主张?(2分) (3)从史料一到史料二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2分)
|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