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A.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禁锢 B.皇帝权力取代了教皇的权利 C.教会的权力与影响丧失殆尽 D.世俗权力取代了宗教神权
|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
《十日谈》中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
|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
|
|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 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
|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
|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 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 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