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
|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上表说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 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
|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1936年,写这首词时,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长征
|
|
下图主要反映了 A.中华民国的人事任免是向社会公开的 B.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 C.北洋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皆因此三人外交活动不力
|
|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D.作者十分向往西方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