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谚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面哪一制度有关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
|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最能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帝更加注重礼仪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君臣关系日益疏远
|
|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变革,基本消除了古代历史上的军阀割据现象。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
|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充分体现了 A.皇位世袭 B.统领百官 C.皇帝独尊 D.皇位禅让
|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 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 B.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C. 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 D. 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
|
|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
|
二战后西欧的发展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 摘编自《世界经济统计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二战后为帮助西欧经济复苏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1965年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 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欧洲的一体化是从哪一领域开始的?(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一体化的演变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欧盟25国现有人口4.5亿,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5%、贸易额占世界的40%,而且是世界上提供援助最多的国际组织。……作为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欧盟希望今后在国际反恐斗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 (3)根据材料三,概括索拉纳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2分)
|
||||||||||||||||||||||
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城邦大约划分为100个市区,各市区按照大小比例选举出数目不等的候选人,然后从候选人名单中用抽签的办法确定实际上的公职人员。每人都有出任公职的平等机会,不至于集中在少数人。选举出的公职人员如果得不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就会立即被赶下台。 ——《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与法律思想》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城邦选举制度的哪些特点?(4分) 材料二 1832—1884年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变化表(万人) —— 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 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英国选举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其中1832年后这一时段英国增加的选民主要来自哪一社会阶级?(2分)导致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作为现代选举制度要件的普遍平等的选举权原则,直接选举和无记名的投票方式等都因此次的普遍的实践而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并深深扎根于乡村基层社会。……规定党组织、民主党派、选民或代表的联合提名权以及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提名、投票与计票制度等选举运作程序与环节的规定……而却大都沿用至今。 —— 金子求《试析1953年至1954年基层选举的当代意义》 (3)写出1953年至1954年我国基层选举实践中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的名称。(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这次基层选举为新中国的选举制度构建了哪些基本框架?(2分)
|
|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时提出:“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 (1)周恩来的观点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2分)该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 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2)举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外交事件一例,(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作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三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分)
|
|
中学历史教材中某课的子目包括“走向联合的欧洲”、“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那么符合该课内容的标题应是 A.两极世界的形成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苏争霸的演变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