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3分)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

25

179

600

774

1600

292

199

600

894

1820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形象,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C.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提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B.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

433%

312%

255%

1960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4494/68464) 首页 上一页 54489 54490 54491 54492 54493 54494 54495 54496 54497 54498 5449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