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卖香肠的人: 请告诉我,象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大人物?

将军: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 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场中买卖锻炼,蛮横无礼。

卖香肠的人:我想我还不够格。

将军: 不够格?看来你似乎有一颗非常好的良心。你父亲是一位绅士吗?

卖香肠的人:老天爷作证,不是的!全家老小都是无赖。

将军:幸运儿! 你要担任公职的话,已有一个多么好的开端啊!

卖香肠的人:可我几乎不识字。

将军: 唯一麻烦的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者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绝好机会。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骑士》

材料三: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材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法治思想?(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城邦民主的现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现状的制度根源是什么?(12分)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8分)

(4)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撰法典时,中国的统治者也在制定一系列律令,试从法律体现的意志分析二者有何异同?(9分)

(5)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是政策的制定者,应如何去完善民主与法治?(5分)

 

“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考古发现的放逐铁米斯托克里的陶片有190枚,由14人所刻写,可见()

A.铁米斯托克里确实为人们所不满

B.铁米斯托克里曾经被放逐

C.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防止专权和独裁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4626/68464) 首页 上一页 54621 54622 54623 54624 54625 54626 54627 54628 54629 54630 546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