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电源E(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0Ω) 开关S (1)在实验中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填V1、V2,A1、A2)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电流表最好用 (填“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用 (填“分压式”或“限流式”).
|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纸带所标长度单位为cm,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则打下B点时,纸带的速度vB=______m/s; (2)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
|
|
如图甲所示,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导体棒PQ与ad、bc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化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图甲中B的方向为正方向).在 0~t1时间内导体棒PQ始终静止,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导体棒PQ中电流方向由Q至P B.导体棒PQ受安培力方向沿框架向下 C.导体棒PQ受安培力大小在增大 D.导体棒PQ受安培力大小在减小
|
|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 1 和 2 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相切圆半径分别为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也可能发生的是β衰变 B.径迹 2 可能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 C.若衰变方程是,则r1:r2 = 1:45 D.若是α衰变,则 1 和 2 的径迹均是顺时针方向
|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 u=311sin100πt(V)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 :n2=10:1 ;若图中电流表读数为 2 A ,则 ( ) A. 电压表读数为 220 V B. 电压表读数为 22 V C. 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44 W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440 W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B.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C.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
|
某带活塞的汽缸里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四个变化过程,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态的温度 B. 过程气体对外做功100J C. 过程气体对外做功140J D. 从A态又回到A态的过程气体吸热
|
|
如图所示,是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 B.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 C.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D.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2条
|
|
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无关 C. 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各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 D. 发生光电效应时,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入射光的强度,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缓慢向右移动,则 A. 灯泡L变暗 B.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C. 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增加 D. 流过R1的电流方向由左向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