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的读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2)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3)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
|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空 =340m/s,有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空 =1m,则该声波的频率为__ __HZ。该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已知V水=1450m/s)的波长为 m。若已知该声波在铁轨中传播时的波长为14.4m,则可计算出铁轨中的声速为____ ____m/s。
|
|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他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磁铁随转盘一起转动,另将一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的图像。 (1)在图像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____ ___s。 (3)圆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是____ ___rad/s。
|
|
如图所示,有一列水平传播的简谐横波,x=0与x=1cm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则这列波的 A.振幅可能是4 cm B.周期一定是4 s C.波长可能是4 cm 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
|
|
如图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F质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波向左传播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A.A="1" m f="5" Hz B.A="0.5" m f="5" Hz C.A="1" m f="2.5" Hz D.A="0.5" m f=2.5
|
|
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m C.若摆长减小,单摆的固有频率也减小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
|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0.8s到1.2s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质点的动能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C.质点的动能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D.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
|
图甲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匀速拉动木板,图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使该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匀速拉动木板,图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和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和的关系是 A. B. C. D.
|
|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C间距为12cm,O是平衡位置,振子从C点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0.5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B.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C.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D.振子从O点出发第一次回到O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