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快然自足,不知老将至

B.渔父莞尔                          客逾庖

C.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犹不能不之兴怀

D.至激义理者不然                      当其欣所遇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辆买来没几天的豪车本来只有一些小问题,但送到4S店修了半天也没有修理好,这可把修车的急坏了。

B.选择当一名户外运动者,不失为是一种慢生活式的选择。

C.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孩子经常唱这样的歌曲,会对音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

D.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的一项是                              

A.狭ài)  肉(náng)  藏(zhù  针(shì  丝(gé   知(rěn)

B.参(yù  裂(jūn)   (jù   (chén) (wù   (yūn)

C.红(zēng)粗(cāo)   迤(wēi)  刻(juān) (pà   ǎo)

D.分(qí  (zì    鱼(guì  红(fěi)  (chuǎi)射(cuán)

 

作文(共60分)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字数800字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学类阅读(共25分)

两个朋友

莫泊桑

这一天,钟表修理师莫利梭先生和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日先生两位钓友在大街上碰了面。在这个天空蔚蓝而晴朗的日子里相约钓鱼去。

到什么地方去钓?”“老地方。法国兵的前哨在哥隆白村附近。我认识杜木兰团长,他一定会让我们过去的。莫利梭高兴得发抖了:算数。我来一个。于是他们各自回家取器具。

一小时以后,他们到了那位团长那里,带着一张通行证又上路了。

不久,他们穿过了前哨,穿过了荒芜了的哥隆白村。对面,阿让德衣镇像是死了一样。麦芽山和沙诺山的高峰俯临四周的一切。索瓦日指着那些山顶低声慢气地说:德国人就在那上面!

莫利梭口吃地说:倘若我们撞见了他们怎么办?索瓦日带着巴黎人惯有的嘲谑态度回答道:我们可以送一份炸鱼给他们吧。

他们弯着腰,张着眼睛,侧着耳朵,在地上爬着走,利用一些矮树掩护了自己。

来到河岸,四周静悄悄的,什么也没有听见。他们觉得放心了,就动手钓鱼。

在他们对面是荒凉的马郎德洲,从前在洲上开饭馆的那所小房子现在关闭了,像是已经许多年无人理睬了。

索瓦日钓到第一条鲈鱼,随后他们时不时地举起钓竿,真的,这一回钓鱼是若有神助的。他们郑重地把这些鱼放在一个浸在水里的网袋里。一阵甜美的快乐透过他们的心,世上人每逢找到了一件久已被人剥夺的嗜好,这种快乐就抓住了他们。

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他们不去思虑什么了,不知道世上其他的事了,他们只知道钓鱼。

瓦雷良山的炮声响起来了。

索瓦日耸着双肩说:他们现在又动手了。

莫利梭正闷闷地瞧着他钓丝上的浮子不住地往下沉,忽然这个性子温和的人发起火来了,愤愤地说:像这样自相残杀,真是太蠢了。

索瓦日回答道:真不如畜生。

后来他们开始安安静静讨论起来,用和平而智慧有限的人的一种稳健理由,辨明政治上的大问题,结果都承认人是永远不会自由的。

 这就是人生!索瓦日高声喊着。您不如说这就是死亡吧。莫利梭带着笑容回答。

不过他们都张皇地吃了一惊,明显地觉得他们后面有人走动。转过来一望,看见四个黑洞洞的枪口。

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

几秒钟之内,他们都被捉住了,绑好了,抬走了,扔进一只小船里,渡到了那个沙洲上。

在那所他们以为已无人理睬的房子后面,站着二十来个德国兵。

一个军官用地道的法国话问他们:喂,先生们,你们很好地钓了一回鱼吧?

那个普鲁士人微笑着:我想你们两个人都是被派来侦探我们的奸细。我捉了你们,就要枪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从前哨走得出来,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把口令给我吧,我赦免你们。

两个面无人色的朋友靠着站在一处,四只手因为一阵轻微的神经震动都在那里发抖,他们一声也不响。

那军官接着说: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们可以平安地走回去。这桩秘密就随着你们消失了。倘若你们不答应,那就非死不可,并且立刻就死。你们去选择吧。

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

那德国人始终是宁静的,伸手指着河里继续又说:你们想想吧,五分钟之后你们就要到水底下去了。五分钟之后!你们应当都有父母妻小吧!

瓦雷良山的炮声始终没有停止。

两个钓鱼的人依然站着没有说话。那个德国人发了命令。随后来了12个兵士,站在相距二十来步远的地方。

军官接着说:我限你们一分钟,多一秒钟都不行。

随后,他突然站起来,伸出胳膊挽着莫利梭,把他引到了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快点,那个口令呢?你那个伙伴什么也不会知道的,我可以装做不忍心的样子。

莫利梭一个字也不回答。

那德国人随后又引开了索瓦日,并且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索瓦日没有回答。

他们又靠紧着站在一起了。

军官发了命令。兵士们都托起了他们的枪。

这时候,莫利梭的眼光偶然落在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上面,那东西依然放在野草里,离他不过几步。

一道目光使得那一堆还能够跳动的鱼闪出反光。于是一阵悲伤教他心酸了,尽管极力镇定自己,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

他口吃地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

索瓦日回答道:永别了,莫利梭先生。

他们互相握过了手,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了。

军官喊道:放!

12枝枪合做一声响了。

那些士兵又带了些绳子和石头过来,把石头系在这两个死人的脚上;随后,把他们抛到了河里。

河里的水翻腾了,随后,又归于平静。

瓦雷良山的炮声并没有停息。

那位神色始终泰然的军官忽然望见了野草里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喊道:威廉,来!趁这些鱼还活着,赶快给我炸一炸,味道一定很鲜。

(选自莫泊桑《两个朋友》,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小说通过写两个法国平民相约钓鱼、一同钓鱼、钓鱼被杀的故事,对无辜平民表达了深刻的同情,深刻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B小说中的莫利梭先生和索瓦日先生因为痛恨战争,痛恨敌人,毅然选择到敌占区去钓鱼,有宣誓主权的意味,表现了法国民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C小说中三次提到瓦雷良山的炮声,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起到烘托人物震惊心理,暗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作用。

D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尽管极力镇定自己,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说明他们确实不知道口令,不然也不会酿成惨死的悲剧。

E这篇小说并没有写交战双方军人的正面交火,而是通过钟表修理师和杂货店老板无辜被杀的惨剧,表达了反战主题。
2.小说以德国军官的趁这些鱼还活着,赶快给我炸一炸,味道一定很鲜一句话结尾,试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小说简析题目两个朋友的含义和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是普通公民,但面对死亡威胁,却能始终坚贞不屈,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说出口令,请结合人物和情节探究其合理性。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

(4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6)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阅读

遣悲怀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古诗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6分)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 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景之乱,在京都。              寓:寄居

B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            闇夕:昏暗的黄昏

C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              顿:驻扎

D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不豫:不高兴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 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 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 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类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从这段重要文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就肯定了文艺的现实主义,排除了文艺流派中的自然主义。

二、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具体的实例是蜜蜂营巢和建筑师仿制蜂房的分别。

三、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人的生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与美有联系,而美有美的规律。这句话前面有因此连接词,足见是总结全段上文。显然指上文所列的两条一条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标准就是由每个物种的需要来决定的规律。动物只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直接需要来制造,例如蜂营巢,人却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能运用每个物种的标准,例如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就是前一条的要求。另一条比前一条更进了一步,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这本身固有的标准是属于对象的,也就是根据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恩格斯论述从猿到人时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所说的对象本身固有的规律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规律。就文艺来说,这就涉及认识整个客观世界和人们所曾探讨的文艺本身的各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之《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蚂蚁建造巢穴,是出于它们的直接需要,这只是片面的生产。

B.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的说法,既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朴素愿望,又揭示了人与 自然的统一。

C.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其产品直接联系它的肉体。

D.人通过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证实了自己是一种存在。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工改造,这只体现在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中。

B.精神生产既要根据自然,又要对自然加工改造,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文艺流派中的自 然主义。

C.建筑师既能仿制蜂巢,又能建造高楼大厦和其它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人能全面地自 由地生产。

D.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规律
3.下列现象符合文中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一项是        

A.又饥又渴的路人采摘路边又大又红的苹果。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顽皮的孩子用蚯蚓来钓鱼,并在河边烤鱼吃。

D.人们根据环境特征和水鸟特性,建立迷人的湿地公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在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近日,郑州市五六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冒雨走上街头,手拿纸牌呼吁:给年轻人让座。据81岁的梁永祥老人介绍,他们是国棉三厂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7年前就开始这一倡议活动。都市生活节奏快,80后、90后生活不易,作为一名老者,平日坐公交出行时,也应当多关爱这些孩子。(《大河报》)

老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6490/35971) 首页 上一页 16485 16486 16487 16488 16489 16490 16491 16492 16493 16494 164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