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

2.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东,如是者数矣。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许多人

B.小学而大                      遗丢弃

C.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       

D.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态度严正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出于此乎             环顾

B.由魏晋氏下             愈是得狂名

C.耻学于师               又挈挈

D.今其智反不能及         幸见取

3.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柳两文内容有相似之处,都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实立论。

B.韩文侧重于批判“不屑从师”,柳文则更重于论证“师道之衰”。

C.柳文热烈赞扬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勇气,对处于逆境中的韩愈进行声援,表达了向韩愈学习的迫切愿望。

D.韩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柳文则主要使用例证法。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下列对联内容与横批匹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向阳花木三春秀/得意马蹄一路风     横批百花齐放   

B彩云片片显吉祥/月光屡屡照前方     横批彩云追月   

C有志宝驹奔大道/马跃前程步步高     横批马到成功   

D月下赶黄彪/龙马壮精神             横批喜气盈门  

 

下面文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

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

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

⑥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下列有关所学文本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作者和他的战友们,这是一群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B.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江河、北岛、顾城、舒婷等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C.“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相信未来》里面充满了对现实的厌弃,诗歌的情感基调哀伤凄婉,充满绝望,这是一首“灰色”的诗。         

D.荀子认为学习的人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      

B.不拘于时

C居庙堂之高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乎吾前           叫嚣东西

B.之师道不复可知矣   郯子

C.而蟹六跪二螯      吾尝终日思矣

D.乃家祭无忘告翁    断其喉,尽其肉,

 

下列加横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学(勉励)             或焉(不要)   相师(以……为耻)

B.师(一种文体)         其曲规(中间)  学而大遗(指“句读”)

C.用心也(专一)       而闻者(清楚)   长无少(无论)   

D.舟楫者(凭借、利用)  成德(善良)  君子非也(同“性”,天赋)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5月至8月的茂名放鸡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9917/35971) 首页 上一页 19912 19913 19914 19915 19916 19917 19918 19919 19920 19921 199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