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母立于兹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吾妻归宁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吧,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客人在第二段和第五段所说的话和寿生讲兵队拉夫的话都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 B.林小姐先前百无聊赖地站在街边看冻雨,忽然“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情节突起波澜,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醒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相信“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办法。 D.本文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这一情节,与第二段“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 2.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选文情节安排巧妙,多条线索交织在短短的篇幅中。请理出三条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至死也要保持清白。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从不变的角度谈永恒;万物各有其主,“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不强求。
|
|
仔细观察右面一幅题为“鲁迅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 2.对于“鲁迅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
|
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字。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①____,她的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走投无路的她,无奈中又投奔了鲁四老爷。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②____。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精神萎靡、胆怯木讷,做事越来越不伶俐。③____,并在一个“祝福”之夜,倒毙在了漫天风雪中。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三年一届的全国青年美展并不是世界流行的当代艺术三年展,其学术定位是坚守造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唱衰架上艺术,谋求装置、影像、行为等观念艺术的__________。这种学术定位本身,首先是立足于中国美术的当代性探索,因为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创作规律,使中国书画一直远离机械图像的再现性特征,而促使当代中国美术家在造型艺术发展中在图像时代不断探究心手相应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意味着中国美术家对于造型艺术在图像时代的重识与实践,必须穿越西方以新媒体为表征的用当代艺术取代造型艺术的理论模式,从而将中外造型艺术传统进行当代创新性转换。应当说,本届青年美展上以极度写实吸引观众目光的那些画作,既在工笔、水彩与漆画等领域达到__________的写实深度,也在以具象绘画的方式进行时空穿越、以象征与隐喻来容纳更多的思想内涵。全国青年美展这种看似__________的探索,真正将造型艺术的传统与现代铆焊在一起;( ),又勇敢面对造型艺术的创新性挑战,表现出自主探索的坚定与自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促使当代中国美术家不断探究心手相应在造型艺术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在图像时代独特性。 B.而探究当代中国美术家在图像时代不断促使心手相应在造型艺术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C.而促使当代中国美术家在图像时代的心手相应在造型艺术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D.而促使当代中国美术家在图像时代不断探究心手相应在造型艺术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深刻揭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既适度接受世界画坛现当代艺术养分的是艺术深耕 B.而这种艺术深耕,也深刻揭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既适度接受世界画坛现当代艺术养分 C.深刻揭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既适度接受世界画坛现当代艺术养分,而这种艺术深耕 D.既适度接受世界画坛现当代艺术养分,也深刻揭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这种艺术深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毋庸讳言 抱残守缺 不相上下 波澜不惊 B.直截了当 推陈出新 不相上下 平安无事 C.毋庸讳言 推陈出新 前所未有 波澜不惊 D.直截了当 抱残守缺 前所未有 平安无事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③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④“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⑤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⑥“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⑧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 ⑨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对祥林嫂的描写,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如“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B.“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表明“我”怕看见祥林嫂的眼睛。 C.第⑧段中“在土地庙捐了门槛”的内容,在前文中有伏笔,如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小说中“我”不愿加重迷信给她造成的沉重的思想负担,又不忍使她见爱子的唯一心愿破灭,故回答祥林嫂的问话时吞吞吐吐。 2.第①⑦⑧⑨段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它们分别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与心理状态? 3.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
|
关于《祝福》的主题,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写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猛烈地鞭挞了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批判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制度。 B.作者通过写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当时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C.作者通过写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鲁四老爷仇视新党、仇视劳动人民、杀人不用刀的反动阶级本质,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阶级根源。 D.作者通过写祥林嫂的悲剧,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讽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性,指出只有推翻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才能翻身得解放。
|
|
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熙字典》:清代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 B.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C.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D.《四书衬》: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易经》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
|
依次填充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_______。 1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2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3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4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5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6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 235 B. 136 C. 245 D. 1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