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月17日,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      ,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

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军队迅速     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

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战场上扬我军威,汇聚成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阻击战  爆发  启动  前仆后继

B.狙击战  爆发  启用  全力以赴

C.阻击战  暴发  启动  全力以赴

D.狙击战  暴发  启用  前仆后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而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B.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C.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而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D.不仅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更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对人民军队掌握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B.是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C.是对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叩问。

D.是对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技艺学成后,“_________________  ”突出其技艺高超,“_________________ ”突出其艳压群芳,衬托手法巧妙。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斥,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一文中,打渔的人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倍感环境凄清空旷。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赠远二首

王涯

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其二

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

注:①这两首诗是作者思念妻子之作;②暗用张敞画眉的故事,用来形容夫妻间的恩爱之情,或用来形容女子的秀眉; ③拂云堆,在朔方,代征战之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第二句写诗人在梦里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两人仍处在别离之中,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

B.柳有“惜别怀远”之意,第二首诗首句“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诗人欲摆脱离思愁苦,自然厌之有理。

C.芙蕖者,荷花也,第二首诗次句写碧潭中荷花开放,诗人悠闲于潭边,欣赏着清新明丽的景色,心情渐悦,不同于以乐衬哀的手法。

D.第二首诗第三句用张敞为妻子画眉之典,而诗人的妻子却不在身边,倍感伤怀;末句写边关多事,应以国事为重,极力摆脱思恋,恰恰表现思念之深。

2.第一首诗的末句“唯看新月吐蛾眉”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茶,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余月,上日:“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曰武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邑,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臣子以封地征收的赋税为食禄。

B.国,古代指诸侯的封地,后泛指国家,又可指京城。文中“就国”是指回到京城。

C.尚,有匹配之意,多指仰攀婚姻;文中指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孝文帝的女儿为妻。

D.谥,是对死去的皇帝、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给予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文”“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徙到沛县,他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

B.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人汉中,平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的叛乱,所向披靡。

C.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汉高祖等皇帝的倚重。

D.周勃木讷老实,不善辞令。他被诬人狱,面对廷尉的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几经周折,他才得以释放。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2)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学习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他说:“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称赞。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打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中毫不犹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刘乡长忙回话:“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的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一天能宰几只?”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两只,两只!”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张书记正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张书记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方式,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 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D. 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2.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一碗羊肉汤”的作用。

3.文章中的刘乡长是农村干部的典型,你对这一形象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日本、韩国合作进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中国学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严重缺失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严重缺乏职业准备与规划意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离就业远着呢。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个好大学,有了名校做靠山,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想法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找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找到奔向目标的路径。探索、尝试、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我与他人、认识家庭与社会的过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扬长避短。孩子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把学业发展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资源等结合起来。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能发现自我价值的孩子,才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引领孩子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

(摘编自孙宏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更长远的育人目标》,《光明日报》2018年7月7日)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在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大力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就必然是系统化的,在中小学阶段当然要有这一类教育的基础,那就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摘编自邬宪伟《新时代呼唤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广泛使用等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在这一背景下,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摘编自叶昊鸣《又多了13个职业》,《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2019年4月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告诉学生如何顺利就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就要开展相关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B.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具有社交情商、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不被淘汰的人。

C.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人才需求旺盛,同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D.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无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使之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B.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的原因是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价值。

C.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地位同样重要。作为一种必然系统化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就应打下基础。

D.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等变化,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新职业不断出现,具有专业的技能将成为未来职业的要求。

3.怎样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

B.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

D.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逢元夜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 “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 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 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E. 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

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做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 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景点做了细致描绘。

C. 颔联中“排”字形象、生动,用比喻的手法,写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排列整齐。

D. 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E. 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

2.在题写西湖春景时,为了突出画面中景物的某些具体特点,作者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试结合原诗就其中一种技巧的使用效果做简要说明。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D.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处于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3/35971)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