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度,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坐解送国子监进士失实,监齐州税。还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帝遣使问所以御边,度奏曰:“今士气伤沮,若复追穷巢穴,粮千里,轻用人命以快一朝之意,非计之得也。太祖时,疆场之任,不用节将,但审擢材器,丰其廪赐,信其赏罚,方陲辑宁几二十年。为今之策,莫若谨亭障,远斥堠,控扼要害,为制御之全计。”因条上十策名曰《备边要览》。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询休不废务。度言:“苻坚以百万师寇晋,谢安命驾出游以安人心。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迁中书舍人,为承旨。

时叶清臣请商州置监铸大钱,以一当十。度奏曰:“在京西,有强盗杀人,取其衣,直不过数百钱。盗铸之利,不啻数倍。民间铜铅之器,悉为大钱,何以禁止?”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鞠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卒,赠吏部尚书,文简。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常礼院      知:掌管

B.粮千里          馈:运输

C.迁中书舍人      累:连累

D.取其衣          弊:破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B.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C.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D.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3.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义有关的名字,长辈对晚辈称字表恭敬。

B.“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时代兼为最高学府。

C.“旬休”是我国唐宋时期官员们的一种休假制度,即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含褒贬的称号。

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A.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B.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C.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D.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劝谏皇上应该赐对。仁宗命令请求谒见的官员将奏折附在中书、枢密的奏折中上呈,丁度认为这样做容易堵塞言路。

B.丁度精心谋划边境防御。皇上询问御边之策,丁度认为不宜与敌人硬拼,不妨参照太祖时的做法进行防御,上奏十条计策。

C.丁度坚决反对铸造大钱。丁度通过对比强盗杀人后夺取的财物价值和偷铸钱币的利润,指明此举会刺激偷铸钱币的行为。

D.丁度对待政事据理力争。卫士政变,夏竦提出在禁宫中审讯,丁度直言应将此事交给相关部门,朝廷最终将党羽一网打尽。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铁匠铺

马宝山

那时候,冯氏铁匠铺没名。冯铁匠不打钉,不造镰,不锻钎,不铸犁。冯铁匠专给驴马骡挂掌。冯铁匠最拿手的是使马绊子。客家要挂掌,牲畜拴到冯氏铁匠铺门前的木桩上,冯铁匠手端半瓢苞米粒儿送到牲畜嘴边,另一只手在它身上搔痒。那生灵嘴里吃得香,身上搔得舒服,却不防被冯铁匠猛地一个绊子按倒在地。冯铁匠膝头压住脖颈,从腰间抽出一节绳索在四蹄上结了死扣。接着刮蹄,配掌,挂钉。牲畜的主人一袋烟还没抽完,冯铁匠的活儿就利落脱手了。那新挂掌的牲畜站起身抖出一身的气势,四蹄生风,踏出一路清脆。

多烈的马、多倔的骡,冯铁匠只要一个绊子,就没有绊不倒的。

冯铁匠从小练就的一条神腿。

小镇南街竖起一座炮楼,里边住着四五十个伪军和一小队日本鬼子。小鬼子队长吉田喜欢摔跤,炮楼里几十号人摔个遍,没对手就到小镇街上找。见到身强力壮的汉子就拦住:“呦西,摔跤的有……”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扯着胳膊就摔。赢了,叉开腿一站,让摔输的人从他胯裆里钻过去。

一天,吉田在冯氏铁匠铺门前拦住一个乡下汉子摔跤。赢了又要叫乡下汉子钻他的胯裆。乡下汉子不从,便被吉田一阵踢打。这时冯铁匠走过来,问吉田:“摔输了就钻胯裆?我替他钻!”说完趴下身子,从小鬼子的裆下钻了过去。在一片唏嘘声中,冯铁匠慢慢站起身,立到吉田面前,煞了煞腰带,拽住他的胳膊,脚下猛地一个绊子,将吉田啪地摔倒在地。扶起来连着又使两个绊子,摔得小鬼子吉田鼻青脸肿,赢得满场喝彩。冯铁匠抱着膀子叉开腿,做出让吉田钻裆的架势。吉田脸上憋出猪血似的紫红,溜出人群。

冯铁匠叫在场的女人们背过身去。他在吉田摔倒的地面上哗哗地尿了好大一阵子,又淋漓地大笑了一会儿。

几天后,小鬼子吉田从保定城请来一个叫大雄的摔跤手。听说大雄在入伍前是日本北海道的职业摔跤手。大雄与冯铁匠要一决雌雄。

场地就圈在铁匠铺门前。第一回合摔了个平手,都摸了一下对方的招式。第二回合,冯铁匠输了。第三回合,冯铁匠也输了。又摔两跤,冯铁匠的那条神腿全没用上。吉田拧出一脸淫笑,逼冯铁匠去钻大雄的胯裆。大雄摆手不让,要冯铁匠喊一声“大日本万岁”就饶他。

冯铁匠额上青筋暴突,忽然从墙角抱过一个石磙,将一条腿担在铁砧上,双手高举石磙,“咔嚓”一声砸断了那条神腿,晕厥倒地。

大雄脸上一阵抽搐,吉田令人打了一桶冷水泼醒冯铁匠,仍逼他喊“大日本万岁”。

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着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点一点爬到大雄面前。大雄退一步弯下腰欲将这位打铁汉子扶起来,却被冯铁匠一手甩脱。大雄又后退三步,摘下军帽,给这位中国铁汉深鞠一躬,然后拉着吉田慢慢退出人群。

半年后,冯氏铁匠铺又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震得满街铿锵。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砧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炉火纯青,映得冯铁匠通体紫光……

1.下列对小说开头和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交代冯铁匠的专长,突出他给驴马骡挂掌的高超手艺。

B.开头交代冯铁匠腿上功夫了得,为他跟日本人摔跤做铺垫。

C.对冯铁匠挂掌的动作描写干净利落,生动再现了这一场景。

D.结尾写“打钉,造镰…”,与开头矛盾,给读者以突兀之感。

2.下列对冯铁匠形象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

A.他盛气凌人。摔倒吉田后,抱着膀子叉开腿,表现出对吉田的蔑视。

B.他英勇无畏。他一个绊子将牲畜按倒在地,直接刮蹄,配掌,挂钉。

C.他疾恶如仇。见到吉田欺负乡下汉子后,借摔跤的机会教训了吉田。

D.他坚贞不屈。宁可砸断自己的那条神腿,也绝不向日本人低头屈服。

3.下列对文中塑造人物的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巧妙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B.作品结尾以景衬人,“炉火纯青,映得冯铁匠通体紫光”意在突出他外在形象阳刚威猛。

C.作品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其他人的表现,也很好地突出了冯铁匠高大的英雄形象。

D.作者把主人公砸腿这一出人意料的动作当作核心细节来写,突显冯铁匠可敬可佩的人格。

E.作者先交代人物基本情况,再逐步展开情节,浓墨重彩地呈现高潮部分,人物鲜活生动。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两项

A.冯铁匠高举石磙,砸断了那条神腿,这一举动令大雄起敬。冯铁匠虽败犹荣,是一位失败的大英雄。

B.冯铁匠连续三次摔倒小鬼子吉田,令人扬眉吐气。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最能体现冯铁匠的英雄气概。

C.小说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正反两种人物互相映衬,突出了冯铁匠等敢于抗争的群体形象。

D.大雄“摘下军帽,给这位中国铁汉深鞠一躬”,这一细节体现了大雄的正直无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E.作品塑造的冯铁匠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他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七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部落就使用竹制器物了。后来,竹子的使用愈加广泛。殷商时代用竹子做箭矢制书简,周代用竹子做乐器排箫,秦代拿竹子制布当笔管。少数民族也早就用竹材建造房屋。很多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制作竹管毛笔,建造竹楼,织作竹棉衣服等。当然还有食竹笋,从西周开始一直吃到现在,目前还是离大众生活非常近的“竹子文化”。

从文化层面讲,竹子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做竹简,用来承载文字。商代末年人们就已用竹子做简刻写文字,虽然那时候龟甲刻字还是主流。到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变成了最常用的文字承载物,直至南北朝时期才完全被纸取代。

在中国的花木艺术世界里,竹子和松树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用“瞻彼淇澳,菉竹猗猗”赞叹河边绿竹的茂盛,这可以说是赏竹的源头。此外,秦始皇、汉武帝的宫廷园林中也出现过竹子的身影。魏晋南北朝时许多花木得到文化意义上的“创造”和“赋予”,那个时候诞生了最早的咏竹诗和最早的有关竹子的专著《竹谱》。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提到“茂林修竹”,他的儿子王子猷说得更夸张:“何可一日无此君!”之后,手拿毛笔的文人对竹子的亲近感就强烈起来,竹林成为容纳文人遐思的想象性空间。宋代文人热衷欣赏竹子,主要在于它们冬天仍然可以欣赏,更是德行的象征。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说法是宋代才有的,明代人又提出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说法。

“竹林七贤”之后,苏东坡是与竹结缘的又一大文化偶像。他在黄州吃竹笋,游竹林,还写过很多和竹有关的诗歌,交好的朋友文同又是画竹名家,由此产生了很多佳话。竹子身上集中了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尘两种人格理想:一方面,竹子的直挺、常青不凋、不畏严寒象征刚正坚贞的人格;同时竹子身上也有山林隐逸的出世色彩。这正是竹子美学微妙的地方,进取者和退避者可以各取所需。

(摘编自周文翰《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1.下列关于竹子用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姆渡部落已有竹制器物,商、周时代竹的使用更加普遍,秦代少数民族除了用竹制布和笔管,也用竹建造房屋。

B.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竹子的用途涵盖了吃、穿、住、用等各个领域,人们的很多生活习俗都和使用竹子有关。

C.商代末年,虽然龟甲刻字还是主流,但已有用来刻写文字的竹简;到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刻字已经非常普遍。

D.人们对竹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从文化层面上讲,南北朝之前,竹子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承载文字。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许多花木得到了文化意义上的“创造”和“赋予”,我国最早的咏竹诗和有关竹子的专著《竹谱》,就诞生在那个时候。

B.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提到“茂林修竹”,他的儿子王子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之后,竹林成为容纳文人遐思的想象性空间。

C.竹子是寒冬仍然可以欣赏的花木,又是美好德行的象征,宋代文人墨客热衷欣赏竹子,这一时期也有了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说法。

D.竹子被赋予了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尘两种人格理想,其美学意蕴微妙处正在于此,所有人都一定能在竹子身上找到精神寄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仰望天空

陈衍强(云南)

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

我在云南彝良

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

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

来我家过年的想法

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

随时仰望天空

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

2020.01.22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日本某学校给学生家长发去这样的校园通知: “随着信息在新闻和网络上不断扩散,大家不要对中国以及在武汉生活的人产生言论上的不平等对待,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说起这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

材料三:

右图是璧山中学刘蕾老师前几天创作的图画。

写作任务(三选一):

(1)诗作《仰望天空》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这不是一首诗,有人批评作者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性和侮辱性,甚至还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还有人认为诗人有创作的自由,而作者自己则辩称只是想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提醒人们减少走动,防止疫情扩散。对这首诗,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写一篇800字的文学评论(包含思想评论和艺术评论,或二者选一),阐述你的观点,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全民防疫、宅居在家的特殊春节,一定与家人有不少温情故事。请给材料二中日本学校的学生写一封信,让他们了解你近期在中国的生活与学习,讲述你的春节故事,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要求以记叙为主,不要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综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创造更步步需要谨严的价值意识。在作品酝酿中,许多意象纷呈,许多情致泉涌,当兴高采烈时,它们好像八宝楼台,件件 ,可是实际上它们不尽经得起推敲,艺术家必能知道割爱,知 道剪裁洗练,才可          。这是第一步。已选定的材料需要分配安排,              ,          这是第二步。选择安排可以完全是      ,要把它描绘出来,传达给别人看,必借特殊媒介,如图画用形色,文学用语言。一个意思常有几种说法,都可以说得大致不差,但是只有一种说法,可以说得最恰当 妥贴。艺术家对于所用媒介必有特殊敏感,觉得大致不差的说法实在是            ,并且在没有碰着 最恰当的说法以前,心里就安顿不下去,他必肯呕出心肝去推敲。这是第三步。在实际创造时,这三个步骤虽不必分得如此清楚,可是都不可少,而且每步都必有价值意识在鉴别审 核。每个大艺术家必同时是他自己的严厉的批评者。(     )艺术上的良心就是谨严的价值意识。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目惊心  去伪存真  目无全牛  毫厘千里

B.触目惊心  披沙拣金  胸有成竹  云泥之别

C.惊心夺目  去伪存真  目无全牛  云泥之别

D.惊心夺目  披沙拣金  胸有成竹  毫厘千里

2.依次填入第二段文字虚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部分的分量也有讲究②必有浓淡虚实,必有着重点与陪衬点③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④各部分的先后位置有讲究⑤艺术作品的意思安排也是如此⑥凡是艺术作品必有头尾和身材

A.⑤③④①⑥② B.④①⑥②③⑤ C.①②④⑥③⑤ D.④①⑤⑥②③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在艺术方面需要良心,在道德方面尤其需要良心。艺术家因为良心不苟且敷衍,不甘落下乘。

B.一个人在道德方面需要良心,在艺术方面尤其需要良心。良心使艺术家不苟且敷衍,不甘落下乘。

C.良心使艺术家不苟且敷衍,不甘落下乘。故而艺术家强调艺术方面的良心,当然道德方面的良心尤为重要。

D.艺术家因有良心而不甘落下乘,不苟且敷衍。艺术家强调道德方面需要良心,更强调艺术方面需要良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       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        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公写作中也有     、笔不逮意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     之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B.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

C.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还有雅气,更留下了正气。

B.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

C.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但留下了呆气。

D.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心灰意冷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B.独树一帜 心灰意冷 眼高手低 稗官野史

C.独树一帜 大彻大悟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D.特立独行 大彻大悟 眼高手低 稗官野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人罗大经指出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两句,含有八层意思,寓指八层悲伤,层层推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两句,表明浔阳城当地虽有乡土音乐但难以入耳。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4)《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和乐曲内容丰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谴疟鬼

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

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

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

(注)①屑屑:不安;②谢谢:辞别;③靦(miǎn):面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气盛言宜,把疟疾比作疟鬼,斥其辱没家门,表达誓要斩草除根的决心。

B.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

C.写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重。

D.诗人劝疟鬼回家陪伴家人,在想象神明之境的时候借鉴了楚辞中的丰富意象。

2.请从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廷试日,太宗见其辞气俊辩,擢置甲科。昌言知天雄军,大河贯府境,豪民峙刍茭①图利,诱奸人潜穴堤防,岁仍决溢。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径取豪家廥②积以给用,自是无敢为奸利者。属澶州河决,流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土增堤,数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进。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太宗手诏褒谕之,召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疾置以入,即赴中书。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未几,王小波、李顺构乱于蜀,议遣大臣抚慰。昌言独请发兵,无使滋蔓,廷论未决。会嘉、眉连陷,始命王继恩等分路进讨。昌言摄祭太庙,宿斋中,因召对滋福殿,复赞兵计,遂遣使督继恩战。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咸平三年,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有言门资官不宜任亲民,昌言手疏,以才不才在人,岂以寒隽世家为限,遂罢其议。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令左右巡使分领之。会知审刑院赵安仁、判大理寺韩国华断狱失中解职,昌言因上言:“详断官宜加慎择,自今有议刑不当,严示惩罚,授以远官,若有罪被问不即引伏者,许令追摄。又天下大辟断讫.,皆录款闻奏,付刑部详覆,用刑乖.理者皆行按劾。”从之。会孟州民常德方讼临津尉任懿以贿登第,事下御史,乃知举王钦若受之,昌言以闻。钦若自诉,诏刑昺覆按,坐昌言故入,夺官。

(节选自《宋史·赵昌言》,有删改)

注:①刍茭:牲口吃的草。②廥:储存饲牲畜干草的房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B.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C.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D.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2.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偃蹇不进  偃蹇:行走艰难 B.乘疾置以入  俾:使,让

C.又天下大辟断讫  讫:完毕 D.用刑理者皆行按劾  乖:违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疾置是古代为供紧急传递公文者中途换马或停宿的驿站,亦指驿站所备的车马。

B.太庙是帝王祭祖的宗庙。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前,后三昭,再后三穆。

C.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宋朝的大理寺分左右寺,右寺审理京师百官的刑狱。

D.故入,指官吏故意将无罪断为有罪、或将轻罪断为重罪,是古代的一种罪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昌言文思敏捷,科场颇有声誉。他考取进士时,获得主持贡举部门的首荐;太宗也因为他的文章言辞雄辩,提拔他录在甲科。

B.赵昌言临事果断,喜用严刑峻法。面对豪民毁堤自利,他命令取走豪民家贮藏的干草以供使用;面对佐役禁卒不肯听命担土固堤,他以斩首威逼,驱使他们服役。

C.赵昌言重视真才,要求详断官权责相连。针对门资官不宜担任地方官的说法,他上奏提出是否有才取决于人;向真宗提出详断官议刑不当要严示惩罚,授任远地做官。

D.赵昌言主张平乱,坚决而有远见。王小波、李顺在蜀地叛乱,他反对派大臣安抚,主张发兵控制;他认为不发兵平乱,叛乱将蔓延,事情果如其料,嘉州、眉州接连失陷。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许实

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一样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的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

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

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的、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

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今甘肃瓜州东)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的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调。

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

C.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

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

2.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试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406/35971) 首页 上一页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