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中等

阅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从表中看出该地人口的特点是:                         

2)针对65岁以上人口比率不断攀升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中等

下面这一封拟发给消防大队队长赵刚的邀请函,有五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明得体,表达准确。

邀请函

我校拟定于1116日在校内报告厅举办一场关于学生安全教育的讲座,特请您惠临贵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请您务必准时前来。如果您能来,就告知我们;如果有事不来,也麻烦您与我们电话联系。联系电话:×××××××××××

××中学校长办公室

20181025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这几次物种大灭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科学家普遍认为,(    )。

在地球生命演化中,40亿年间发生的无数偶然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多样性相比,人类只是沧海一粟。

地球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从宇宙视角来看,这颗星球依然璀璨、伟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地球目前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已经不堪重负。数量庞大的人们在分秒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人类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维护、保护好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平衡,使整个自然界保持蓬勃生机。

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管理人员一来,小贩们就赶紧收摊,街道一下变得清静;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街道上又变得喧闹无比。

B.有些同志口头上说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但是,—碰到群众提意见多了,他们就从心里不耐烦。这是假民主,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

C.他作为演员走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过硬的业务能力;二是出色的外形;三是极高的情商。

D.而于狗,却不能以此为例,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吠,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将水洒得人们一身一脸。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部分爬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B.造成地球上部分海洋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

C.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D.恐龙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秒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地球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B.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秒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C.数量庞大的人类在分秒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D.数量庞大的人类在分秒不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

 

题型:情景默写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助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战况的激烈,画面感很强。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

宋·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弹铗: 铗,剑。《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鱼吃。②悲歌击楫:《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杜陵: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弹铗西来路”,下笔开门见山,直接借冯谖弹铗的故事,表露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 “梦里寻秋”的“秋”有隐喻国势衰弱之意,“寻秋”两句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以及面对沦落的北地江山却无门报国的痛心。

C. “想雁信家山何处?”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却不知家在何处。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更令人生出万千感慨。

D. “万里西风吹客鬓”三句写的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其中“把菱花(镜)”“自笑”表现了词人孤独中不乏豪迈的气概。

2.请联系全词内容,从形象刻画的角度简要赏析下片画线的语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邢峦,字洪宾,河间鄭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已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 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曰文定。

(选自《魏书·邢峦传》,有删改)

(注)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皇帝元宏。②萧衍:南朝梁武帝,南梁的建立者。③夏侯道迁: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籍为奴婢者二百余口/

B.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籍为奴婢者二百余口/

C.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籍为奴婢者二百余口/

D.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籍为奴婢者二百余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作“一帙”。“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

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C.“秀孝”是“秀才”与“孝廉”的合称,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进献的贡品。“蕃”也通“藩”,如“藩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其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高祖身边作陪,宠遇过人。

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

C.邢帘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劝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派军队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

D.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诛杀百姓、经商敛财,皆为清正者所鄙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

2)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狼的交易

徐国平

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喝过狼奶。

起初,我不信,以为父亲吹牛。父亲就用手指指一旁抽闷烟的祖父说,问问你爷爷。

爷爷只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爷爷早年闯过关东,是个猎手。在我的记忆中,他留下的故事很多。更多的是关于他在深山老林亲历的传奇。

那是一个微风徐徐的过午,爷爷睡过午觉,习惯地拎着马扎,来到门外的那棵老槐树下。我给爷爷沏了一杯清茶,端到爷爷身边。

几个孩子正在树下玩着狼吃小羊的游戏。

爷爷轻轻饮啜了一口。瞧着那些嬉闹的孩子,说,你爹小时候真的喝过狼奶。

我一怔。爷爷沉默了一会儿,便娓娓道来。

那年,秋忙过后。爷爷备足干粮,一个人又扛着猎枪钻进了深山老林。

无意间,爷爷在一个洞穴里发现一只嗷嗷待哺的狼崽。母狼可能外出觅食去了。

狼崽毛色深黑带黄,长嘴利牙,其状凶恶。见此,爷爷动了心思。跟随多年的猎犬前些日子被熊瞎子咬死了。正好把狼崽驯服,跟家犬交配,再培养一只凶猛的猎犬。

特别是母狼产下的独崽,尤为凶狠。

狼崽被爷爷带回家,关在一个铁笼子里。有人担忧,你把狼崽逮回来,母狼会不会来报复?野狼可是最残忍的动物啊!

爷爷大大咧咧地说,怕它没这能耐!

狼崽野性十足,毛发倒竖,呲牙咧嘴,不停地嘶叫。即使饿得嗷嗷叫,也不肯吃东西。爷爷知道,抓回的野兽都这样,不轻易被驯服。

给父亲喂奶的奶奶瞧着有些不忍。爷爷说,不用管它,先磨磨它的野性。

三天过去了,狼崽明显消瘦了,爷爷故意投进一些家禽的内脏,试图吊起狼崽的胃口。可狼崽不为所动,不停发出孱弱的嗥叫声。特别是到了夜里,发出的呜咽嘶鸣声更为悚人。

奶奶就央求爷爷,快把狼崽放了吧,听它的叫声,就像吃奶的孩子没了娘一样可怜。要是母狼听到了,准会来寻找它。

第四天,狼崽还是拒不进食。奶奶就挤了一罐羊奶喂狼崽,谁知狼崽毫不领情,只嗅了嗅便转了头。

爷爷无计可施,只好动粗用力扒开狼崽的嘴,强行灌注羊奶。

也就在第五天,临近晌午,爷爷到县城卖兽皮还没回来。奶奶将吃过奶熟睡的父亲放在炕上,去羊圈里撒料喂羊。待回屋的时候,奶奶惊呆了。父亲不见了。

奶奶嚎啕着,跟一帮邻居四处寻找了一个下午,直到爷爷回来。有人说,是不是被狼叼走了。爷爷方才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难道,母狼真的来报复了?

看来,父亲是凶多吉少。

隔日一早,透过薄薄的晨雾。早起抱柴的人,隐约发现一只母狼獠牙凸出,一对眼睛闪着蓝光,蹲在屯子口的大道中央。

爷爷一夜未眠,正憋在炕上急躁不安地抽旱烟。闻听有人尖叫,狼来了,噌地抓起猎枪就冲出门外。

爷爷一眼望去,惊讶地发现母狼并不是独自来的。在母狼的身子底下耸动着一个婴儿。婴儿并没有死,张着粉嫩的小手,正津津有味地吸吮着母狼的乳汁。母狼安静地任由婴儿吸乳。

奶奶眼尖,瞧准了婴儿那身红彤彤的衣裳。再熟悉不过,是她用自己的旧衣服改做的。

是响儿。响儿是父亲的乳名。

爷爷也瞧准了。瞬间,也明白了母狼的意图。

母狼劫持了父亲,却没有加以祸害,是想用来换回狼崽。

爷爷忙摆了一下手,示意隐藏在灌木丛里的几个猎人,放下手中的猎枪。

接下来,爷爷疾步跑回家,抱起那只狼崽,提足胆量,一步一步缓缓走到母狼近前,然后,放开狼崽。狼崽霎时来了精神,撒着欢儿,跑到母狼身前。

母狼的眼中多了几分温柔,两条腿竟然跪着,充满感激地望着爷爷。最后,离开身下的父亲,叼起那只狼崽慢慢地走到白桦林,还回了一下头,就消失了踪影。

说到这里,爷爷恍惚又身临当年的场景,心有余悸地说,当我抱起你父亲的时候,看到他嘴角晶莹的狼奶,也很后怕,这可是一场生死交易,庆幸那只母狼没有违约。

最后,爷爷说,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打过猎,举家迁回祖籍老家。

再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好多人听,大都不信。

我只有说,爱信不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喝过狼奶”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同时也增强故事的可信度。

B.对于“我”的好奇心,爷爷“不置可否”,是因为爷爷不想提及,他对当年所做之事心怀愧疚。

C.狼崽一连几天都不吃爷爷、奶奶投放的食物,说明他们没有真正了解狼的本性,也从侧面说明人类是无法真正驯服野生动物的。

D.母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找回狼崽后非但没有伤害幼小的父亲,还跪谢爷爷,这种行为深深触动了爷爷,他因此从那以后不再打猎。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爷爷”这个人物形象。

3.小说的标题为“母狼的交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5年,当时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原子钟就如同一块“手表”,为卫星导航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信息服务。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直接决定着系统导航定位的精度,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如同人的心脏。

当时还想引进,但人家就不给你。因为这是个高精度的东西,他们要对我们进行技术控制。没有原子钟,这个系统基本上就是空中楼阁。

国外的技术封锁,坚定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念。大家有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自己突破,不能受制于人。当时北斗人有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他们成立了三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并在基础理论、材料、工程等领域同步推进。就这样,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科研团队就攻克了原子钟这个最大技术屏障。不仅如此,现在用在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已提升到每300万年才会出现1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定位精度要求和卫星的使用寿命。

(摘编自“央视网”)

材料三: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第四次发射。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9、10颗组网卫星。

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从这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据俄罗斯《劳动报》网站8月26日报道,中国已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展开激烈竞争。今年北斗系统将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两年之后,北斗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报道认为,中国对太空领先地位的积极争夺令美国等太空强国感到不安。尽管中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60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400亿美元相差甚远,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国不相上下。此外,中国还打算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

报道称,在与美国竞争的同时,北京努力发展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两国正在进行有关建立联合轨道空间站的谈判。俄罗斯也希望与中国共同研制超重型火箭。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1.下列对材料一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写意的司南、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等要素组成,充满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B.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两者的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C.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同时还蕴含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D.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也寓意着它是由多个国家共同研制和开发的成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钟”影响着系统导航定位的精度,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曾出现问题,后经科技人员的集体努力,这个最大技术屏障被攻克。

B.2018年7月29日,我国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9、10颗组网卫星,此后进入北斗卫星组网发射高密度期。

C.我国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两年之后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D.俄罗斯网站称,尽管中国对全球导航系统的投入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国不相上下,并表示俄罗斯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

3.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央视网、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为什么要学习音乐?人们的回答常常没有点明学习音乐的必要性,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学习音乐,其实不只为了增加智识和技能,更为了让人们学会“聆听”。

②欧美国家在实行两个多世纪的现代音乐教育基础上,将音乐普及活动深入到不同年龄段的广大受众。他们将音乐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在音乐聆听和社会参与中加强交流与沟通。

③人们常说,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事实上,人们能够用语言直接表达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比较有限,人类思维的复杂度往往使我们同时在多条思想路径上奔跑。人们用语言表达高度选择的情感,而把更多抽象、模糊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留给音乐。正因如此,我们聆听音乐,就是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音乐的抽象性和非语义性也恰由抽象、复杂的精神意识所决定。

④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音乐呢?它和语言同样重要,需要从娃娃“学”起。幼童时代的音乐学习主要以聆听为主。丰富多彩的儿歌童谣、清新可人的经典名作都是儿童侧耳聆听的对象。待到四五岁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喜好,让他们初步接触音乐识读和表演。对于大多数儿童,放声歌唱就是最好的音乐学习。听音乐如同读书,能够在内心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汇和多元情感。从小听音乐的孩子容易把音乐当成爱好,并将它作为心理调节、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尽管音乐教育样式繁多,专业细密,可音乐教育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聆听。

⑤聆听音乐,究竟能够给人带来什么?

⑥首先,它能令人变得情感细腻,思绪敏锐。音乐对于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的影响较之语言更为直接。它虽不能明确表意,却能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和丰富联想。音乐力度、速度、节律、音高、音色的综合运动同人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紧密联系、高度吻合。聆听音乐就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自我捕捉和印证内心的情感细节。

⑦其二,有助于学会判断。事实上,人们聆听音乐不是简单的音响接收行为。行走在喧闹街市,我们对扑面而来的各种音乐充耳不闻。可是,某种音响又会在不经意间引起我们注意。对于抽象事物的判断和选择向来是对人的考验,而音乐聆听却有助于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⑧其三,有助于提升沟通能力。如果一个人经常听音乐,他对别人的言谈话语更易捕捉。善于聆听他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才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恰恰是从聆听彼此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够以聆听音乐的细致程度去关注他人的言语细节和言外之意,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找到分歧与共识。

⑨其四,有助于反思自我。我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找到纾解精神、凝思自我的闲暇。如果把聆听音乐当成每日习惯,就可为自身开辟一个专属的思考空间,借着音乐体会心意、捕捉灵感。

⑩音乐教育是一个学习“聆听”的过程。它同语言学习一样重要,对个体的心智培养、心理维护、交流沟通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音乐,为我们的生命营造起有声的风景,乐思纷呈,光华永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2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音乐除了增加智识和技能,更为了让人们学会“聆听”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B.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非语义性,聆听音乐就是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

C. 从小听音乐的孩子容易把音乐当成爱好,能够在内心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汇和多元情感。

D. 音乐能使人情感细腻,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和丰富联想,它同语言一样也能明确表情达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学习音乐的原因、学习的时间以及带来的收获三个问题领起全文,逐层推进。

B. 文章以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活动为例,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学会聆听音乐的重要性。

C. 文章举出几个年龄段孩子学习音乐的侧重点,论述了音乐教育核心的不断变化。

D. 文章从情感细腻、学会判断、提升沟通和反思自我等四个方面论述聆听音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之后就是音乐,音乐比语言高级,与语言相比,音乐能表达更多抽象、模糊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

B. 如果没有从娃娃开始学习音乐,就不可能把音乐作为心理调节、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

C. 我们能够以聆听音乐的细致程度去关注他人的言语细节和言外之意,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

D. 人们聆听音乐不是简单的音响接收行为,因而有助于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抽象事物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操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愈自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操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颇厚,均子锷凡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人交,荣悴四不易。少时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愈不避寒暑,称荐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①量移:唐宋时,被贬至偏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②荣悴:兴衰。多指荣宠与失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洎举进士,文于公卿间        投:投送

B.故相郑余庆颇为之            延:延请

C.均子锷凡                    鄙:鄙陋

D.二人名位未                    振:显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此论喧朝列                    称荐公卿间

B.功授刑部侍郎                愈自才高

C.执政览其文而怜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颇厚

D.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B.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背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C.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D.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体现韩愈直率、坚正性格特点的一组是(    )

①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②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③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④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  ⑤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⑥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父兄: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

B.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进士。

C.元和初:元和是皇帝的年号,初表示时间。古代常用死亡后的皇帝的年号纪年。

D.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法律刑狱,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考取进士时,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替他传布声誉,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

B.韩愈曾写几千字的奏章诉说宫市的弊端,触怒了皇上。皇上就把韩愈贬到偏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把韩愈调到江陵任职。

C.掌管政事的人看到韩愈的《进学解》很同情他,认为韩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让他编写史书。

D.本文叙述了韩愈在仕途上起伏的经历,称赞了他真诚、直率的品格和他取得的文学成就,但也写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特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2)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65/35971)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