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
|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了100个村落故事。回答下列小题。 1.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这种共鸣() A. 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 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 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 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2.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应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
|
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杂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 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B.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创造力 C.中国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
|
左权殒身抗日沙场是爱国,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是爱国,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坚持“万事民为先”也是爱国。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下列诗句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
|
“要么在和家人团聚,要么在回家团聚的路上。”这是对亿万中国人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不管多远都奔波回家团聚情结的真实写照。这种情结体现了 A.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C.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D.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领风骚
|
|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 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
|
美国公民教育的重点是强化“美国精神”,俄罗斯有针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大纲和法案,韩国的公民教育则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这启示我们 A.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的主心骨 B.应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C.不断为改革开放注入时代精神 D.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