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

  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的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直面缺陷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命运似乎总是喜欢用“缺陷”考验人们,如果面对缺陷你坦然视之,那些在艰难的遭遇中百折不挠的人终会为成功所垂青。 生命如梦,五彩斑斓;生命如歌,击越高昂;生命如涛,意境深远。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看上去完美的皎月,表面却是坑坑洼洼;看上支光润无瑕的美玉,里面却夹杂着瑕丝。昙花冰肌玉骨,艳溢香融,它留给人昙花一现的遗憾,玫瑰雍容华贵,惊世骇俗,它的刺让人惊而又加,有情芍药,无力蔷薇,傲雪梅花,天山雪莲,他们本身并不完美,但它们极尽自身价值,组成了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自然。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缺陷,但这绝不能成为悲观甚至失败的理由。小的时候,常常喜欢在童话世界里寻求完美的人生,横扫一切的君王,美丽多情的公主,试卷上的满分……但是,年龄渐大之时,发现“完美”其实是一种奢侈,一种叫“缺陷”的东西走进了生活。 突然之间发现,生活留给我们的只是“完美”的空壳,我们生活在自己所制造的空壳里。一切的幻想只是海市蜃楼,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冲破那所谓完美的壳,在奶酪被咬了一口之后,勇敢地面对。 翻开与缺陷抗争的哲学日历,发现命运所开的残酷玩笑,但让人收获辉煌的人生: 安迪直面人生缺陷,真诚面对观众,收获的不是鄙视和嘲笑,而是热烈的赞美与歆羡;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没有被缺陷吓倒,而是凌驾于生命之上,奏响人生撞击缺陷的凯歌; 华盛顿面对自己跛足的缺陷没有自暴自弃,顽强努力,终成开国元勋,美国之父…… 坦然面对被咬的奶酪,你会欣喜地发现,缺陷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激励人昂扬的催化剂。在弥补人生缺失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会因之升华,会体验灵魂升华的颠峰状态。美国着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同骨癌作斗争,她选择坚强,勇往直前,当她站在高高领奖台上,缺陷已被强大的意志消磨殆尽,穿越痛苦的深渊,又如火山爆发前酝酿的惊人力量,一旦爆发,展现的是生命永恒的色彩。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人生不必抱憾缺陷,更不必讳莫如深,既然,“立根原在破岩中”又何惧“东西南北风”。 人生如潺潺流水,只有遇到礁石险滩,才会激起浪花,绽放生命的五彩花朵。 面对被咬了一口的奶酪,不回避它,而是搏击之,战胜之,人生别样的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告诉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缺陷”。审题目可知,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中的“缺陷”可以指身体上,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总之,在文章中我们应写出如何对待“缺陷”。“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的呢”这句话提示我们,可以写如何对待自己的缺陷,也可以写如何对待别人的缺陷。这样审题后就可以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缺陷,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又是如何克服改变的。别人有什么缺陷,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有什么结果。构思好之后,拟出合适的题目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写作之旅了。 话题作文前面的提示性材料是找准作文角度和文章立意的关键,阅读时,一定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并整体感知材料内容与主题,确立一个符合材料且适合个人写作习惯的角度。 在构思的过程中,最初的两三个想法最好是先扔到一边,再想有没有更佳的材料和内容可选,不要急于落笔,等到构思真正成熟后再下笔。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婆婆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夫人答头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遂令两三个嬷嬷用方才的车好生送了姑娘过去。于是黛玉告辞。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林黛玉进贾府》)
1.写出“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这一神态描写所反映的人物心理。(3分)
2.文中黛玉拜见邢夫人时,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手法刻画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3.选文第3小节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2分)

[仙吕]  寄生草·祥林嫂

似木刻尚未有机灵性,似飘篷尚未进尘芥堆。一支竹竿撑不起你大山压着的单薄背,半弯竹篮装不下你平生受过的牛马罪,满头白发挥不去你奴隶流出的辛酸泪。饥寒交迫颤巍巍,风狂雪猛这世界那有你穷人的容身地!

上面这首散曲所写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著名小说            中的人物,这篇小说选自他的小说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5)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近日,中国海军在也门撤侨行动中帮助一名日本游客乘中国军舰脱离险地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在不少国人的心中,花纳税人的钱、用中国最好的军舰救一个日本人,比起花大把钱去日本看樱花、购物更难以理解。

中国军人该不该救那个落难的日本国民?当然应该。

暂不提国家形象、软实力这些过气的流行词,以及被传得已经面目扭曲的所谓“以德报怨”的中国传统,仅仅人性、生命两个词的分量就已经足够。漠视一个无辜的、面临死亡威胁渴望获得救助的生命,不是一种高尚,它会让我们自甘堕落到幽暗人性的深渊。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大扩张、大探险带给中国人的绝大多数记忆都是不友好甚至鲜血淋淋的,这当然也包括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殖民扩张。因此,那个时代常常和文明能相提并论的名词,诸如蒸汽机、轮船、大炮、海军……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总是带有几丝野蛮与残忍。由此,中国人本能地讨厌“扩张”这一类词。

必须把扩张与本国在外国的正常利益存在有效区分开来。扩张,是用武力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或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政策。这一政策造成的本国在外国的利益存在,很难说是正常的。但本国也可以有在外国的正常利益存在,这是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在今天,中国制造遍及世界各地,人民币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受到欢迎,中国军队在大洋之上保持常态巡航,中国在距离国门千里之外也能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事实上,中国力量今天已然能够在世界发挥影响,而且影响会越来越大。

有道是,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这种力量与责任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表现。比如,它可以是一次不起眼的援助,也可以是国境线上的难民营,也可以是动辄几千人、不分国籍的救助性军事行动……它可能会给世界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关于“中国在外国的存在”的故事,可以是优雅的、温情脉脉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告别被害者心态,而应慢慢具备正常大国国民的平和心态。

                                       (选自2015年4月9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扩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扩张”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会造成本国在外国的非正常利益存在。

B.“扩张”的一种表现是,用武力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

C自由贸易与全球化必将导致更多国家的扩张。

D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也属于“扩张”。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日本在中国的殖民扩张导致今天不少中国人并不赞同中国海军对日本人的救助。

B作者认为,我们应以正常大国国民的平和心态来看待这次中国海军对日本人的救助行为。

C中国海军对日本人的救助正是中国力量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大的体现。

D轮船、大炮、海军等,既是文明的代名词,也是野蛮、残忍的象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

D因人之力而                 敝:损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B还也

C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D所与,不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辞”“许”两个动词,刻画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烛之武:既有对曾经未得到重用的牢骚抱怨,也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B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C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从文中可看出,晋文公虽贪婪,但不失理智,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