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
在中国,向来文人地位很高,但是高的都是死后,在生前并不高到怎样。我们有句老话,叫做“词穷而后工”,好像不穷不能做文人。所以文人向来是偃蹇不遂的。偶尔生活较安适,也是一桩罪过。但我反对这文人应穷的遗说。颜渊在陋巷固然不改其乐,然而颜渊居富第也未必便成坏蛋。文人穷了,在他人看来很美,死后读其传略,缠绵凄恻,很有诗意,但若身临其境,却不甚妙,这犹如我不主张红颜薄命,与其红颜而薄命,不如厚福而不红颜。且文人穷了,每好卖弄其穷,一如其穷已极,故其文亦已工,接着来的就是一些什么浪漫派、怨天派。
我们想起文人,总是一副穷形极像。文人多半是书呆,不治生产,不通世故,尤不肯屈身事仇,卖友求荣,所以偃蹇是文人自招的。文人不大安分守己,每每是非辩得太明,泾渭分得太清。人生在世,应当马马虎虎,糊糊涂涂,才会腾达,才有福气。黛玉最大的罪过,就是她太聪明。所以红颜每多薄命,文人亦多薄命。再说,文人好相轻。一个文人出一本书,便有另一文人处心积虑来指摘。于是白话派骂文言派,大家争营对垒,互相臭骂,叫武人见了开心。所以我向来不劝人做文人。
既做文人,就要有点胆量,所言是真知灼见之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袁中郎说得好:“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不工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这样就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
(节选自林语堂《做文与做人》,有删改)
1.作者反对“文人应穷的遗说”的理由是什么?
2.文人“总是一副穷形极像”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
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道:宝钗过来摸她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
宝钗口中的“你”指的是谁?结合全书的两个情节,分析她的性格。
(2)下面是《茶馆》中哪两个人物的台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①“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②“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并说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曹操火烧粮草,袁军上下恐慌,曹操趁机大败袁军。
B.《边城》中,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比赛,参加捉鸭子的活动,到附近山上唱山歌,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C.《女神·凤凰涅槃》中,因现实世界成了“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凤凰失去了年轻时的“新鲜”“甘美”,为寻求新生,集香木自焚。
D.《欧也妮·葛朗台》中,仆人拿侬在葛朗台家辛苦劳作了三十多年,在第二十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件漂亮的衣服,那是她收到的唯一礼物。
E.《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的死,引起了哈姆莱特跟雷欧提斯的决斗,加重了戏剧的悲剧性,她的出现也使得充满男性阳刚气味的戏剧,有了女性柔情的滋润。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 可 以 群 可 以 怨 使 穷 贱 易 安 幽 居 靡 闷 莫 尚 于 诗 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文中“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指 、 两个典故。
3.概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的两种因素。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他觉得这片树林很美。
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活隔了一层”。
④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而文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
⑤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宠溺和放纵的。
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
⑦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羁的方式。
⑧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婴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的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的宠溺。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
⑨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大家都明白,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剧作大概也是如此,她们仍旧在努力地进行并完成着各自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我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还不会失去你对我的爱。
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怎样“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的?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请简析“难”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