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韩国与朝鲜发生相互炮击事件,朝鲜半岛面临爆发南北战争的危机,历史上,美国曾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美国的总统是( ) A、华盛顿 B、克林顿 C、林肯 D、尼克松
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线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
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的运动。这次运动的斗争目标是 ( ) A、反对殖民压迫 B、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 C、要求取得普选权 D、建立自己的政权
有一段史料记载:“从1816年以后十年间,他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这里的“他”是指( )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史蒂芬孙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他建立的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B、他颁布《法典》的目的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和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的双重性 D、他因在远征俄罗斯中失利而被迫下台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压迫 B、来克星顿枪声 C、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 D、萨拉托加战役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被誉为 “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A、荷马 B、达•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亚
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如果拍一部马克思的电影,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领导英国宪章运动 B、创作了《国际歌》。 C、与恩格斯一起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D、参加了“五月流血周”的巷战。
今天的英国、荷兰、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保留着国王或天皇称号。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献的确立有关(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法典》
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1)“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2)“三角贸易”的罪恶还在于把黑人当商品。 (3)“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 (4)“三角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1)(2)(3) B、(1)(3)(4) C、(1)(2)(4) D、(2)(3)(4)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古希腊文明丰富多彩。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一次“古代希腊——西方文明之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属于本次探究主题的是( ) (1)杠杆定律 (2)阿拉伯数字 (3)麦加清真寺 (4)《俄狄浦斯王》 A、(1)(2) B、(2)(3) C、(1)(4) D、(3)(4)
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 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体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著,这部名作是( ) A、《哈姆雷特》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战争与和平》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1)军事征服,疆域辽阔 (2)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3)民主政权达到极盛 (4)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A、(1)(2) B、 (1)(3) C、(3)(4) D、(2)(4)
下列大河流域都曾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国家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1)黄河流域 (2)印度河流域 (3)尼罗河流域 (4)两河流域 A、(3)(4)(2)(1) B、(1)(2)(3)(4) C、(3)(1)(2)(4) D、(1)(4)(3)(2)
阅读以下材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哪些?请举一例。(2分) (3)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5分)
回答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3)你对斯大林模式是如何看待的?(6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1)材料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4分) (2)导致旧的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世界人民面临着怎样的重大任务。(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等国奉行的政策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的实质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中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话对吗?为什么?(5分)
下面是小王对中东关系的描述:1948年—1982年,围绕伊拉克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1991年,中东和平会谈终于在“和平与发展”的原则上举行,中东地区的和平出现了曙光。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1993年,英国汤姆到德国旅行。他所到之处使用随身携带的欧元,十分便捷。 错误: 理由
初三(5)班李明同学编写了有关二战的课本剧,其片断如下:二战中,某记者通过拍发有线电报、发传真等通讯手段及时、快捷地报道相关新闻。下面是他发回报社的一篇报道:“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重大决议。”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署了《九国公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新秩序。 错误: 理由:
德莱塞创作的著名小说是( )。 A.《永别了,武器》 B.《老人与海》 C.《约翰·克里斯朵夫》 D.《美国的悲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是( )。 A.乌兰诺娃 B.卓别琳 C.凡·高 D.罗曼·罗兰
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使第三产业大大发展起来 C.推动了社会生活现代化 D.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A.访问互联网 B.用手机打电话 C.用数码相机拍照 D.在电灯下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