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上帝,崇奉上帝之子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两河流域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举措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少数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以下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964年,为改变河南省兰考县面貌因劳累而病逝的县委书记焦裕禄被称颂为( ) A.人民的好干部 B.两弹元勋 C.农业科学家 D.石油战线的“铁人”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什么思想解放运动?(1分)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1分)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口号)?(1分) 材料三 1986年3月3日,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信中写道: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家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3)根据材料三中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我国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了什么计划来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1分)请举出一例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分) 材料四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世界历史》岳麓版 材料五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摘自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4)材料五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1分)材料五与材料四描述的改革,其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格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四 许多政治家和学者都承认,欧盟这一“航母”的设计,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多少个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演的勾心斗角,残酷征伐,在欧盟框架的设计下烟消云散,法德这对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宿敌,居然能够一笑泯恩仇,成为欧洲强大和快速发展的双引擎。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中的英国属于哪个军事集团,与之相对抗的是什么军事集团?(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其下场如何?(3分) (4)根据材料回答,欧盟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2分) (5)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1分)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1分)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分) 材料二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2)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2分)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列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2分)
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文学艺术成就灿若星辰,熠熠发光。下列文学艺术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 B.但丁——《罗密欧与朱丽叶》 C.梵高——《格尔尼卡》 D.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中,成立最早的是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阶段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卡尔·马克思对一个美国人的评价:“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个美国人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肯尼迪
下图是一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坐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则是多源的,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伏尔泰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制
古代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不同特征形成的根源在于: A.人种的差异 B.地理环境的差异 C.宗教信仰的差异 D.生产方式的差异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与这一纪年法有关的人物是 A.孔子 B.乔达摩·悉达多 C.耶稣 D.穆罕默德
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万隆会议召开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20年前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 B.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D.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但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土地改革 D.承办2008奥运会
2014年青奥会将在美丽的历史名城——南京举行。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找出与南京有关的事件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④中华民国成立 ⑤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 A.①⑤④③ B.①④②⑤ C.②④⑤③ D.①④⑤③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而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国力弱小,抗战爆发后处于极为艰难的局面 B.共同宣言指《联合国家宣言》 C.记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该宣言奠定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五四运动之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因为 A.五四运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B.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 C.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强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