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937年12月1 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军占领上海 D.南京大屠杀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沈伯尘先生1919年创作的一幅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下列对与此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引领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众生谋幸福。”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共和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 A.近代工业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③设立军机处 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A.① ② ③ B.①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2014年1月1日,原创大型情景剧《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了首场演出。人们之所以缅怀郑和,依据是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反映下图历史的资料,我们最早能在下列哪一本著作中看到 A.《明成祖传》 B.《明惠帝传》 C.《明太祖传》 D.《明神宗传》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 ②③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苏州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水道属于 A.通济渠 B.江南河 C.永济渠 D.邗沟
小华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为她所收集的资料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①“秦王扫六合” ②“伐无道,诛暴秦” ③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④汉通西域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秦孝公重用商鞅 C.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峰寞基础
俭与奢关系着国家的成败兴衰,早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就说过,天下“常经俭得之,以奢失之”。.韩非子属于 A.倡导“仁政”治国的儒家 B.提出“无为而治”的道家 C.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 D.提倡法治和改革的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确立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农业生产的发展
(10分)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的图片展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该次科技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4分) (2)材料一中反映原子能技术利用的是哪一幅?什么理论为原子能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并据此谈谈该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分) (4)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功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利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2分)
(15分)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实施后起了什么作用?(2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 全面实施最早的领导者。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4分) (3)材料三的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共同原因。(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什么趋势?除材料四的描述外,这个趋势还有什么表现?(3分) (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2分)
(10分)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几经变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填空。(每空1分,答案填在答卷纸上相应位置)
《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这一观点直接说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经济结构变化 B.贫富差距悬殊 C.经济风险加大 D.国际竞争增强
某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该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七十七国集团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2014年12月28日,以美军为主的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在喀布尔举行了一个仪式,宣布正式结束在阿富汗的战斗任务。北约建立于 A. 1946年3月 B.1947年3月 C. 1949年1月 D. 1949年5月
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幅图片,该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 B.亚非拉的奋起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经济改革必须结合国情 B.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C.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 D.对外开放的同时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成效最显著的国家是 A.匈牙利 B.东德 C.苏联 D.南斯拉夫
成立于1922年的苏联存在不到七十年就解体了,其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 A.斯大林 赫鲁晓夫 B.列 宁 戈尔巴乔夫 C. 列 宁 勃列日涅夫 D.斯大林 普 京
“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赫鲁晓夫改革最终未获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诞生,2002年它正式使用。其票面由窗、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形态构成。对该货币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地区区域经济力量壮大 B.促进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使用地区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D.使用该货币的地区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