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辛亥革命 D.十月革命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在历史活动课上,李志坚同学拿来了自己课前找到的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示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会师井冈山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那一次会议
A.中国“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使君临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在中国开始设立工厂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吗?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乐观的高大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指出邓小平同志参加指挥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你可以引用的论据是 ① 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杀害中国30 万人以上 ② 日本在中国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③ 在其全面侵华期间,致使中国伤亡3500多万人 ④ 七七事变后侵占北平,烧毁了圆明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C.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D、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下列是小刚在参加学校的知识竞赛中遇到的一道题:“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材料三: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怎样?(2分) (2)上面四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8分) (3)上述各家代表人物关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主要有哪些?(8分)
读图说史:(17分) 请回答: (1)图片一中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请你概括他的主要政治思想。(3分) (2)图片二中的秦始皇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你如何评价这一措施?(4分) (3)图片三中的汉武帝为发展儒学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4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4分) (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1分)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实施 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B.派人出使西域 C.分封刘家子弟为王 D.颁布“推恩令”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A.修建阿房宫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度量衡 D.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下面的故事是秦朝一家四兄弟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老大戍守边关,多年未归 B.老二修筑长城,杳无音信 C.老三种地,每年收获粮食1500斤,还不够兄弟们的口粮 D.老四是个书呆子,整天捧着《论语》《孟子》阅读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 用。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
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纸 B.青铜器 C.竹简 D.丝帛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