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如图(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2分) (2)材料二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分) (3)材料三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的人物是谁?(2分) 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2分) (4)上图人物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成就?至少答两点(4分)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1分)
在“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小亮在研读《史记》的读后感中写道:“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详尽的记载了蜀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上述描述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官渡之战中,袁绍以少胜多,基本统一了北方。 错误: 订正: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海外人们尊敬,主要是因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错误: 订正:
假如你生活在汉朝,你应该到长安的县学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 错误: 订正:
殷墟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错误: 订正:
《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而写的长篇小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丕称帝 C.221年,刘备称帝 D.222年,孙权称王
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 A.《论语》 B.《诗经》 C.《史记》 D.《汉书》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汉元帝时自请前往嫁给匈奴单于,留下千古佳话的是( ) A.西施 B.貂婵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
如图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
A.水上运输 B.鼓风冶铁 C.排水防涝 D.引水灌溉
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 A.平定“七国之乱” B.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C.统一铸币权 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对时间概念的把握,请问公元280年是( )世纪( )年代。 A.二世纪八十年代 B.三世纪八十年代 C.三世纪九十年代 D.二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习俗源自于古代历史的人物或事件。下列组合符合史实的是( ) A.四面楚歌——楚汉之争 B.三顾茅庐——刘邦 C.端午节吃粽子——诸葛亮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
秦统一六国的时间( ) A.公元前43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22年 D.公元前415年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 A.“殷墟”文化 B.青铜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钟鼓之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小背篓》)歌曲中的“吊脚楼”起源于右图中所示房屋建筑样式,它是我国古代先民创制的哪一种房屋结构式样?( )
A.半地穴式房屋 B.干栏式房屋 C.客家围龙屋 D.土楼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1分)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1)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凶恶残暴,在中国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请你举2例说明。(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2分,至少说出一项)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你进行简单总结。(4分)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战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炮,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忙,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共同对抗日军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4分)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