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杨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列资料,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适合的题目是
A.中外友好交往 B.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C.中华帝国的强盛 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 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 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 B. C. D.
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一: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人教网刊》 材料二: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当时命令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许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团成员握手。 ——回忆录《我的丈夫冀朝铸》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了裁决,认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钢质车轮存在着倾销和补贴的行为。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对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作出了初裁。在仅仅的24个小时之内,美国就针对中国的产品作出四次反倾销和反补贴裁决,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 ——《新京报》 材料五:三年前的耶诞节后两天,美国专栏作家邦乔妮( Sara Bongiorni)望着家中节日后的满地狼籍时,忽然发现中国占领了她的家,包含电视、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于是决定展开全家“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计划。……这项计划的执行过程日前成书,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书中,邦乔妮描述她及家人在拒绝中国商品一年中的体验,发现以前一些再简单不过的事,例如买双新鞋、买件生日玩具或修理家具,在没有了中国之后,都变成一种痛苦折磨。 ——《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后,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是哪一次?(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美国五十年代的拒绝和中国握手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有何意义?(2分) (4)针对材料四的中美贸易摩擦,你认为中国商务部应该寻找哪一国际机构来进行仲裁?(1分) (5)通过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你认为中美两国为了更好的发展各自的经济,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1分)
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1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关注现在】 材料三 如图: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三,说说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将会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思考未来】 (5)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树立怎样的国际形象?(1分)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残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不提。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一中,孔子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1分) 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 材料三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两例)(3分) 结合上述问题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1分)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 ▲ ”的形成。
1922年,关于中国问题的《 ▲ 》签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1945年,美苏英三国在苏联召开 ▲ ,苏联以获取在华利益为代价,同意参加对日作战
李冰主持修筑的 ▲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李春主持建造的 ▲ 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很快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是中国商船到达该地区的最早记载。
通过表格学习历史知识是有效的方法。请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政治自由和经济秩序的捍卫者,今天却似乎成了国际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到处兴风作浪,挑起冲突。它要求全世界人民认可自己的想法,将另一些国家归入所谓的‘邪恶轴心’,并加以摧毁。”这句话说明了 A.霸权主义已经对世界造成危机 B.当今世界还处于两极格局形成 C.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
假如有一位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中国、苏联、美国、日本,并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错误的报道是: A.中国正在进行内战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 C.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热火朝天 D.日本正在谋划占领中国东北
1941年,邱吉尔在广播中说:“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忍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请选出“若干年前”英俄两国曾经共同抗击过的“敌人” A.法国和德国 B.德国和日本 C.德国和奥匈帝国 D.美国和土耳其
2011年6月,山东蓬莱康菲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近日,中海油和美国康菲公司商层与秦皇岛市达成初步共识,确定两公司将提供3亿零455.7万元用于秦皇岛市渔民补偿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石油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能源开始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革命
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分别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梵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梵高
如图是根据苏州市某县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对此,你的正确判断是 A.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B.王进喜作出重要贡献 C.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D.该年数据不可信
下列哪一项事件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依法治国 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三大改造 D.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事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胜利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被推翻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内容是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的一份电文。与此电文相关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华东地区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如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