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经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B C D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十年文革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 ) A.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 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严重的重大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 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976年4月4日,山西坞城路三局机电队共青团员王立山,在天安门广场写下了《扬眉剑出鞘》的名作。诗中写到:“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豺狼”是指( ) A、江青反革命集团 B、林彪反革命集团 C、国民党反动派 D、帝国主义国家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 ② ③ ④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阿华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这种情景会出现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时 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时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抗日英雄 B.红军烈士 C.最可爱的人 D.两弹元勋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 B、开国大典 C、1952年土地改革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 A.《长征》 B.《血战台儿庄》 C.《抉择》 D.《开国大典》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姓氏改变与什么事件有关?材料二中人物及其相关事件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什么关系?(2分)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民族政权格局?材料四体现元朝哪一历史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2分) (3)材料五反映了唐朝怎样的对外政策?简析唐朝、元朝实行开明的内外政策的条件。(3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链接】2011年阳春三月“两会”在北京开幕。《人民日报》的头版发表文章《用“民生经济”提升幸福质量》,直接指出在两会上,民生和经济的话题备受关注。《两会特刊》也用大量的版面来关注两会上的民生问题,《两会进行时》、《我们的“十二五”》、《有话直说》、《落地有声》、《心系民生》等栏目都不同程度地对民生问题进行讨论。 材料一:隋炀帝即位后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营造东都洛阳,并多次巡游江南,三次征伐高丽,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隋朝分崩离析。618年他在江都被部将溢死,隋朝灭亡。 材料二: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诸司供进(进奉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徭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材料三:武则天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鼓励发展农桑。她把开垦耕地和生产粮食多少作为对地方官进行赏罚的重要依据。她下令减轻徭役,把免除徭役的年龄由60岁降到50岁。 材料四: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二唐太宗赈灾的主要措施。联系材料一,简析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武则天和元世祖“重农”政策的共同点。(2分) (3)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重农”政策与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何认识?(3分)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水利过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都江堰 图二 隋朝大运河 图三我国重大工程示意图 请回答:(7分)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图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2)两大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图三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2分)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清明上河图 交子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元民族融合 D.宋代经济文化繁荣
李清照(如图)是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下列各项中,属于李清照词作的是( ) A.“长泰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很早就加强对台湾进行行政管辖。其中在元朝时期设立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 ) A.市舶司 B. 宣政院 C. 西域都护 D. 澎湖巡检司
看岳飞手迹、赏析文天祥诗篇(如图),其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飞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民族英雄 B. 在这两人身上都具有坚贞不屈的精神 C.岳飞是抗金英雄,最终受诬陷谋害 D.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最终从容就义
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反映的历史情境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 D. 杨贵妃演奏软舞的场景
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结构图,这三幅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分别反映的朝代是( ) ① ② ③ A. 唐、元、明 B. 秦、唐、元 C. 秦、元、明 D. 秦、唐、明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隋朝和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王朝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而实现了统一 B.都建立和开创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 C.两个王朝都是由于暴政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D.都开凿了大运河和修筑了万里长城
丘逢甲是近代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在他故居珍藏着他的进士及第匾(见图),假如他是一位生活在唐玄宗时期的读书人,在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的复习内容应该是( ) A.算学 B.诗赋 C.书法 D.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