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潍坊卷)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实行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成立互助组

D. 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B.主权的统一

C.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D.国际社会的认同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是(  )

农业       交通运输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历史机遇的是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实现现代化

③全面深化改革

④全面依法治国

⑤全面从严治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这充分说明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行业有(      )

①轻工业  

②农业  

③商业  

④重工业  

⑤交通运输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④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两个会议

A.中共十二大和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和十五大

C.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岛经济特区

 

在朝鲜战争上,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烈火烧灼,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是

A.黄继光 B.彭德怀 C.毛岸英 D.邱少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司令员是

A.林彪 B.朱德 C.贺龙 D.彭德怀

 

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中国人民命运开始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材料一  以下是抗日战争的两次战役形势图。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2018年1月版

材料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英国的援华物资通过陆路、海路和航空运到中国,支援了中国的抗战。为此,美国的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出哪两次军事行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论材料三中美国学者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诗词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相连。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口口》(1928年秋)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口口》(1949年4月)

(1)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口口口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在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红军开辟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分别指的是长征途中的哪两个事件?写出1935年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中共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3)材料三的诗是毛泽东为什么事件所作?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

材料一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他们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则是失败的“最大的原因”。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为此孙中山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3)导致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种状况孙中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4)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爆发于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巨大的伤痕。

材料一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1)材料一选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军力占优又主要在本土和领海内作战的清军为何接二连三、一败到底?从清廷高层来看,自始至终,没有拿出一个应战方略,始终处在战和不定的被动挨打状态。从1888年到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整整6年的时间,北洋海军不仅一艘战舰没增加,而“镇远号”铁甲舰且一门火炮也没更新。……当北洋舰队建设停滞不前的时候,日本则加速海军建设,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日本……近代海军,实力超过北洋舰队。

——《甲午战争,我们为何败给了日本》

(2)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的原因。

(3)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 国民党统治腐败

C. 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D.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如图捷报出现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国共内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战略转移”是指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设使内战扩大,张、扬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材料中的事变指

A.华北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