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

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真宗和秦桧杀害

C.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

D.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

 

美国科普作家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排在第82位,在西方人眼里隋文帝是仅次于秦始皇的颇具影响力的皇帝。下列能体现隋文帝一生最大作为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该包括

①1405—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  ②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③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里的“淡金换易”说明郑和下西洋(   )

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发展了中国的航海技术

C.宣扬了明朝国威 D.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贸易的特征

 

有历史学者宣称,假如以今天常用的“幸福指数”来衡量古代王朝的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其“幸福指数”应该要更高一些。能为其观点提供依据的有(  )

①出现最早的纸币②意境悠远的宋词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④文化娱乐业发达,瓦子遍布城乡⑤发明雕版印刷术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论从史出,要避免文不对题和以偏概全。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唐朝长安城人口上百万,所以长安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B.杜甫被誉为“诗圣”,所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C.《全宋诗》作品数量约是《全宋词》的10倍,所以诗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D.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所以出现了元曲,关汉卿为这一时期最优秀的剧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请回答:

(1)什么是“中国梦”?

(2)“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3)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4)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列举其主要表现。

(5)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二  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综合国力的增强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从海军节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

A.日益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抗美援朝期间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以下关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③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下面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边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感情和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教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改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

——改编自(日本人限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  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改编自(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立明确,史论动合,逻辑严害,表述清楚)

 

QQ与微信是当今社会信息传递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它们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交通技术的发展 B.电讯技术的发展

C.印刷技术的发展 D.网络技术的发展

 

如图是1950—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对图中③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新经济”发展快速 B.美国经济陷入低谷

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美国经济遭遇危机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A.火药、指南针 B.指南针、印刷术

C.印刷术、造纸术 D.火药、造纸术

 

《东京梦华录》春二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通——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都城

A.城市街道整齐 B.建筑规模宏伟

C.客商往来不绝 D.商业贸易繁荣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永州之野,人才辈出,其中被誉为“理论界的鲁迅”的中共一大代表是

A.毛泽东 B.李达 C.陶铸 D.彭德怀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如图反映的是具有永州地城文化色的妇女专用文字。据此可知,这种文字是

A.女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宗皇帝在使用人才上很有特点。他采取“量谋变通”的方式,使官品很低,但才识谋略水平较高的官员能够取得与高层官员平等的议政资格;他鼓励直言进谏,广开言路;他十分重视智囊人才,严厉打击那些嫉妒和陷害人才的无耻小人。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时代。

——摘编自阎耀军《李世民重用智囊人才》

(1)指出材料中“太宗”的年号。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岁时,他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后来被派往浙江专门对付来犯的倭寇。到了浙江,他先检验那儿的军队并进行整顿,决心招募新军,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阵法,严格训练士兵,在台州九战九捷。1565年,横行几十年的倭寇基本肃清。

——摘编自纪录片《抗倭名将—戚继光》解说词

材料二 

材料三  康熙对大臣说: “罗刹(俄国)骚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多年,他们抢掠的地方离我朝发祥地很近,如果不迅速剪除(消灭)的话,恐怕边境的百姓从此不得安生。”

——摘自台湾作家鹿鼎公子《大清风云3》

(1)根据材料一,写出 “他”的名字,并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的出发地点,并说明清政府对台湾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主张“剪除”罗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