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诞生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处于统治之下。

A. 波斯帝国

B. 罗马帝国

C. 罗马共和国

D. 东罗马帝国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地位改变

B. 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

C.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20世纪的中国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辛亥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B. 八路军开始百团大战

C. 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下列地图。你认为老师讲述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 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 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 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有权不可任性”谱写了人类民主政治文明的新篇章,下列观点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拿破仑法典》:近代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著名法律

C. 《独立宣言》:主张建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D. 《中华民国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诞生

 

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的思想 文化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这些都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探究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 世纪)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 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 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 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1)上述材料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近代思想的深刻变化

(2)魏源和严复都被称为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他们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他们的思想主张最早分别实践于哪一运动中?

(3)你从魏源和严复身上学到了什么?

探究三:近代教育的重大变革

(4)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至清朝时被废除了,简要说明其原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 影响?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

材料三    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史。阅读以下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清朝历任黑龙江将军中,寿山将军的名字尤为响亮。寿山,字眉峰,汉姓袁。咸丰十年(1860 年)生于瑷珲,其世祖是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寿山自幼好学,欲以功业报效国家。

材料二光绪二十年(1894 年),寿山主动请缨,参加对日作战。他率军轻骑就道,驰抵前线投入战斗,身负重伤。击退敌军后,骑马三十里回营,血溅衣裤,各营将领都惊叹不已。

材料三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寿山奉命署理黑龙江将军。时逢八国联军侵华,沙俄集结 20 万大军入侵黑龙江。寿山率军英勇作战,伤亡惨重。李鸿章为与各国议和,电令停战。寿山誓守“军覆则死”之义,耻于落入敌手,卧棺自尽,时年仅 40 岁。

——选编自孙文政《清代戍边将军•寿山传》

(1)材料一中,寿山将军出生这一年,哪一场侵略战争刚刚结束?这次战争前后,哪个国家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量领土?

(2)材料二中,寿山将军参加的是什么战争?你知道这次战争中还有哪位民族英雄吗?这次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哪次自救运动的破产?

(3)材料三中,李鸿章这次议和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中哪一条款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通过寿山将军兵败身死的悲壮经历,你认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A.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两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  )

A. 西班牙、美国 B. 荷兰、法国

C. 荷兰、日本 D. 葡萄牙、日本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重庆大轰炸惨案

 

1924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题文)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 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 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 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 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中国近代史书《从帝制走向共和》,它的副标题为“        前后史事”。空格处最合适的词是 (  )

A. 甲午 B. 辛亥 C. 辛丑 D. 戊戌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自嘲是“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 “材料”分别是 (    )

A. 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 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 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 北洋舰队    养兵练兵之法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A. 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 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 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看下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材料三  为了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乎,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二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盛世篇)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 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材料一、二描述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两个盛世景象?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 现的原因。

(2)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民族篇)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 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外交篇)材料四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 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 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4)列举材料四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5)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取得台州战役的胜利   

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④设立军机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人君必须忠良辅 弼,乃得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治国措施 (    )

A.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 勤于政事,廉洁奉公

C. 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D.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