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总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思想辩论)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如图明信片设计稿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影响。

(2)(思想运动)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

(3)(思想定调)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深远意义。

 

初三(5)班同学计划利用周末时间参与社会调查,提前搜集了如下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工业革命 B.环境保护 C.雾霾治理 D.资源开发

 

“崇德原籍河南省商城县……七七事变后奉令参加华北抗战。原平战斗,奇袭阳明堡敌飞机场,焚毁敌机二十四架,毙敌数百。零时与寇军肉搏数次,卫国殉身,效命疆场。这种壮烈牺牲精神伟大,重于泰山。”材料中赵崇德烈士参加的阳明堡战斗属于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我们是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下工作和建设的。这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和建设将在我国经济体系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矛盾和冲突中发展起来。”基于斯大林的这种认识,苏联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为了解决时局和商讨重大军事战略问题,1822年7月26日,两位领导人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会谈,从7月26日到7月27日两人先后举行了三次会谈,都是在秘密状态没有第三人在场情况下举行的,会谈内容没有其他人知道,所以这次会谈就成为了历史上的瓜亚基尔迷雾。”材料中的“两位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A.圣马丁与玻利瓦尔 B.玻利瓦尔与甘地

C.伊达尔哥与华盛顿 D.章西女王与林肯

 

正如列宁所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肯定的是美国独立战争

A.使黑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扫清了发展障碍

B.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C.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的觉醒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以下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了《人权宣言》

B.图二:威廉和玛丽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C.图三:路易十六被处死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图四: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人们习惯将欧洲的中世纪称为是“黑暗时代”,然而,这个时代却结出了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如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C.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歌谣“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工业化起步时期

C.改革开放的时期 D.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时局图》(见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图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历史现实,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其创作的背景应是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辛丑条约》的签订

 

公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公使”或“全权公使”。公使为外交使节的第二等级,由国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礼遇仅次于大使,但实质地位基本与大使相同。近代史上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涉及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宋代城市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勾栏里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宋代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要挂年画,贴桃符。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B.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D.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腾起,纵横万里。如今,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史料中长城抵御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秦朝

明朝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七百余里”

“塞息五十年之烽燧(长城沿线)田野日辟,商费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A.匈奴、契丹 B.匈奴、蒙古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这主要是因为孔子

A.出身下层贵族 B.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C.推崇西周制度 D.创立了儒家学说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从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1500个以上的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等六书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这说明甲骨文

A.是仓顿发明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C.对研究夏朝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D.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家务事的文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发生了革命或改革,如在17、18世纪的欧洲与美洲,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初步确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运用四方国家革命或改革的相关史实,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 

——王子涵《“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

材料三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支持海南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即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全球性商贸物流节点,促进港口、机场、铁路车站、物流园区等物流信息互通。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1)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中“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概括的是哪改革的措施?据材料内容,总结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3)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历史性决策的实施?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

(4)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19世纪未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欧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城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黯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獒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城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传入欧洲,1340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欧洲人)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1798年,法国人发明了近代第一台造纸机,大大减少生产的工时与成本。至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纸的大机器生产,实现了造纸生产的近代化过程。

洋务运动期间(1882年),上海一些商人购置了英国的造纸机、切纸机等建立机器造纸厂,开始改变中国长期以来手工造纸的局面。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造纸史》等

(1)据材料一分析,“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3)有学者认为“文明因互鉴而发展”,请根据材料三,以造纸技术的发展为例加以论证。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哪些?

 

 

田汉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他是下列哪一作品的词作者

A.《义勇军进行曲》 B.《游击队之歌》

C.《歌唱祖国》 D.《我和我的祖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黄兴

 

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是

A.《论语》 B.《诗经》 C.《离骚》 D.《道经》

 

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亚非拉的新发展 B.拉美独立运动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冷战中的对峙

 

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

B.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C. 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

D. 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是

A.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B.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C.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 D.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马关条约》签订

 

他是英国的一位“戏剧全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下面属于其作品的是

A.《老人与海》 B.《哈姆雷特》 C.《等待戈多》 D.《牡丹亭》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