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一定的历史时空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请将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①中共一大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南昌起义

④五四运动

⑤《青年杂志》的出版

A. ③②④①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②③⑤④①

D. ③①②④⑤

 

1937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 开赴北伐战场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胜利结束长征    D. 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它因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而受辱,因为三十万军民在这里被日寇屠杀而饮恨。“它”指的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重庆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

A. 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

B. 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 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 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级利

 

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二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先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A.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生死攸关转危为安

 

系列关于长征的路线表达正确的是

A. 瑞金--爬雪山--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渡过湘江--吴起镇

B. 瑞金--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吴起镇

C. 吴起镇--渡过湘江--遵义会议--瑞金--强渡大渡河--爬雪山--四渡赤水

D. 吴起镇--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瑞金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国民革命军

D. 工农革命军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国共两党分裂了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 北伐战争失败了

 

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的北伐名将是

A. 朱德

B. 叶挺

C. 冯玉祥

D. 孙传芳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它的失败给中共最深的教训是

A.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 必须要开展武装斗争

C.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 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从“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拒签和约的报道”三个信息中可以归纳得出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 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还我青岛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诌议》,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写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下列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 民主共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维新变法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 辛亥革命不彻底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 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 宋教仁遇刺

B.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 袁世凯称帝

D. 张勋拥溥仪复辟

 

在泉州市场上出售的一批台湾糖果上印有两行字,生产日期:民国九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保质期:两年。据此推断,这批水果的保质期到

A. 2009年

B. 2010年

C. 2011年

D. 2012年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

D. 《资政新篇》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题文)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法战争

 

料论述。

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试射电报以达天津,效果良好。他再次上奏:“旱线”(即陆线)从天津到上海所需不过“十数万两”,可先从准军军饷项内拔款开办,等到办成后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招募商股,分年缴还本银;经营方式自然是“官督商办”;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方面人才不能不雇外国专家,但他明确提出要设立电报学堂培养中国学生“自行经理”。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

——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1)材料中“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办的哪一类型工业?

(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版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平和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第一章第二节补充一个标题(写重大历史事件名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英国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建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习近平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条约的名称。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4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