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期间

C. “一战”期间    D. 抗战时期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

A. 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 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 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 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的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A. 北京

B. 延安

C. 沈阳

D. 南京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

A.

B.

C.

D.

 

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④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 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 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放在(  )

A. 人民英雄纪念碑

B.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淮海战役纪念馆

D.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 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 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20145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 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 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李鸿章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 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下列侵华战争中,曾攻占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900年,当人类跨入20世纪门槛的时候,新世纪的曙光并未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民族创痛:这一年,发生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 《尼布楚条约》签订    B. 《马关条约》签订

C. 《辛丑条约》签订    D. 《南京条约》签订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

(1)图1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材料二.(数轴中的历史)

(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______(军事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______。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3)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材料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

——摘自《中国崛起策》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电影《甲午风云》

 

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到“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含恨九泉……晋冀鲁豫,报仇焰燃。”此文直接涉及的史实有

①平型关大捷

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敌后抗日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如图所示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