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力投入情况见下表,数据说明

时间

日军陆军总兵力

日军投入侵华战争的陆军军力

1937年

24个师

21个师

1938年

34个师

32个师

1938年

41个师

34个师

1941年

51个师

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合旅团

 

 

A. 中日之间战争规模日渐缩小    B. 日本军队对中国军民进行残酷屠杀

C.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百团大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保卫大武汉   

④地道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抗日统一战线理论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民族危机的加剧    B.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C. 近代化的探索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二者都

A. 作出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 为长征胜利创造条件

C. 推动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D. 促成团结抗日的局面

 

“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  “星火燎原”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B.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C.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 中共七大的开幕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秋收起义    D. 南昌起义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该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一二·九运动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 贼,以拯吾民。”为响应这一号召,中国掀起了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A. 民主与科学    B. 马克思主义    C. 三民主义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材料表明梁启超

A. 主张自下而上进行革命    B. 倡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 否定君主存在的必要性    D. 意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B.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 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特别值得珍视的是它……要求根据新的原则,重新平分社会上的土地和财产……使每个农民都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永远保持——份平均的财产。”‘它”指的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这说明

A. 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挺进大别山

 

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八七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爆发于

A. 1840年    B. 1895年    C. 1911年    D.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沙俄    C. 日本    D. 法国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往今来,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曾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各民族之间关系难以割断又错综复杂。中国各民族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越来越多的接触,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是各民族间还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摘自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

(1)我国古代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天子巡行诸侯的国家叫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述职。诸侯朝见天子。诸侯服从天子,对天子尽义务。诸侯一次不来朝见天子就降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来朝见天子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来就消灭。)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                   

——《史记·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叫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秦始皇认为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诸侯王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该措施的实行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反映了汉初政治上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思想的碰撞)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思想的实践)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想的一统)

材料三  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必然黯淡了其他学派的光芒,久而久之,原本一些很有特色的思维方式不仅不能光大,甚而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空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表格中内容所呈现的历史现象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他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思想的一统”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于是就诛灭了商君全家。)

——《史记·商君列传》

(1)商鞅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的?

(2)小历认为,商鞅被车裂而死,说明变法失败了。你是否赞同他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是指

A. 锺繇    B. 胡昭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与信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缀术》”“南朝杰出科学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仓颉    B. 嫘祖    C. 祖冲之    D. 周公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