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成为英舰自由往来的码头。后来的事实说明,在此后的中外战争中,各通商口岸成为清朝无法设防的城市。这说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A.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B.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C.为列强侵华埋下隐患 D.推动了中英贸易发展

 

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密切了君臣关系 B.促成了吏治清明

C.有利于巩固边防 D.提高了行政效率

 

据史书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返航,都有大批外国使节搭船前来;而护送他们回国,通常又成为下次远航的一项任务。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B.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C.推动了中外友好往来 D.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下图,主题栏填写较为合理的是

 

主题:_____________

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宋辽澶渊之盟

金与南宋并立

 

A.宋金对峙与社会变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D.对外开放与民族危机

 

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B.对外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C.民间手工业很发达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止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此观点旨在强调

A.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B.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比汉族先进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此变化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东汉时期政治开明

C.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D.东汉实行重文轻武

 

如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朝代

西周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郡县长官中中央任命

中央节制地方

 

 

A.早期国家的变革 B.中央官制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走向统一的趋势

 

它导致了古代古代思想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它”是

A.甲骨文 B.商鞅变法 C.科举制 D.百家争鸣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迹上普遍存在一层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厚20至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与折算成稻谷,可达120吨以上。由此可见,河姆渡居民民

A.最先进入农耕社会 B.生产能力较高

C.水稻产量领先全国 D.只能种植水稻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

材料二:

材料三:到战争结束之时,有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3万黑人在联邦海军服役,25万军队中从事劳役工作。为了消灭奴隶制,38000名黑人献出了生命。有21万名黑人战士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他们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国人对黑人的看法,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李军:《自要的新生:美国内战风云录》

1)根据材料一,列举14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两部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场思想运动有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法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部文献?该文献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黑人”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超过18万黑人在联邦陆军服役…等”的现象?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黑人”的参战对于当时战争有怎样的影响?

 

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内实行变革,通常一次改革成功与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2017年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又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时事政治

材料三: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材料一的事件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所提及的“经济特区”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此后,改革的浪潮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材料中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的道路”是怎么实现的?它给日本带来了无尽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条道路给邻邦带了无尽的灾难?

4)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有何感悟?

 

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历代王朝都在不断调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维护王朝统治和国家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被分封的诸侯国各占一方,并掌握着重要的特权,如制造货币等。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央,甚至谋反叛……西汉继用秦朝的相制,许多大权都由丞相直接掌握着,严重威胁着皇权。为此,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许多措施。

——摘编自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材料二:从唐朝后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看,节度使争权与地方民族势力上升二者构成了后期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节度使争权的结果是中央王朝威势的下降,因为在节度使与皇权之间,其权力构成的格局是一体的,节度使权力若增大,皇权就势必缩小,反之亦然。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诛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刘邦采取怎样的措施管理国家?这种措施给西汉政权带来怎样的问题?面对材料所出现的问题,汉武帝分别在政治、经济上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

2)根据所学知识,例举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争权”而出现的社会动荡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于唐朝中央政府带来怎样的影响?

3)朱元璋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及到的“君相之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又采取怎样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是指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式形成

B.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19455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1929年曾以396美元的高价卖出,到1932年却仅售34美元。……在1932年,建筑开支则仅为1929年的1/6,大面积的失业导致了至少1/4的家庭散失收入来源,工业产值也降至原来的一半”为改变以上材料的社会状况,罗斯福措施是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收购低价股票 D.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利用数学条形统计图可以帮助了解历史发展变化。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1750年一1870年)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差别 B.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他把旧大陆的大量农具和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源源运进新大陆。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花生、土豆、木薯等陆续传入旧大陆”。以上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使美洲资源遭到破坏 D.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士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以上材料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

A.原始社会 B.封建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果成就是

A. B.

C. D.

 

习近平曾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以上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华侨的大力支持 B.国民党组织的大规模战役

C.全民族抗战 D.共产党敌后的游击战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下面哪一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了北伐战争的

A. B.

C. D.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共和国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版于1912年,其后十年间,共销售七千至八千万册之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下列历史事件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系的是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该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碍……”该条约材料的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以上材料反映的清政府对外政策是

A.实行“重商抑农”政策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以下史实能够体现“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戚继光抗倭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平定噶尔丹叛乱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的店铺;胜业坊有人“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商业经济繁荣 B.对外贸易活跃

C.农业技术创新 D.手工业的发达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支农民起义军?

A.刘邦、项羽的农民军 B.张角的农民军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D.黄巢的农民军

 

应对疫情,中国有着国际担当,中方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有力举措不仅在对本国人民负责,也在对全世界负责。根据材料回答有关国际合作的问题。

材料一 疫情期间,“一带一路”的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都为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一直在坚持运行,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电力;在本地区大面积断航停航情况下,中欧班列1月至4月开行数和发货量同比上升24%和27%,累计运送近8000吨抗疫物资,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1)材料一中提及的“一带一路”“生命之路”最早源于中国古代哪一条路的开辟?

材料二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强不凌弱、富不侮贫,主张协和万邦。早在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4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他们给非洲人民带来的是和平的愿望和真诚的友谊,而不是刀剑枪炮和掠夺奴役。

——胡锦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所说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得所有联合国家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协调合作,从而远远压倒法西斯轴心集团,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折。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摘编自何素华、孙瑛《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依材料三分析一下二战能够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材料四  特朗普不可能推翻全球化的制度安排。全球化背后是一整套国际组织,它们的作用不会瓦解。特朗普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对外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4)请根据材料谈谈,为什么“特朗普不可能推翻全球化的制度安排”?

材料五  针对境外疫情蔓延情况,及时构建外防输入体系,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主动分享防疫技术和做法,相互帮助、共同抗疫。

——2020政府工作报告

(5)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有国际担当,请你谈谈对材料五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秦灭六国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秦朝和元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的巨大创新各是什么?

材料三  国家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3)依材料三指出,当前国家为“维护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020政府工作报告

(4)据材料四回答,2020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落实“九二共识”的?

(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