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栏目一:(成立条件)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栏目二:(经典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2)请你将上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和B处填写完整。

栏目三:(重大意义)

(3)请你根据本学期的课本知识及其探究,将上面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栏目填写好。

栏目四:(本质特征)

(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结合历史课本知识,简述一下你对共产党本质特征有怎样的认识?

 

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搜狗百科》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自称“本大臣”的是谁?请概括一下后世对他禁烟之举的评价。

(2)据材料二,指出这段材料的出处。材料中规定分配土地的标准是什么?反映了农民阶级要废除什么的强烈欲望?

(3)请从材料三的角度,分析这场“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人教版八上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联中的“万寿无疆”讽刺了什么事件? “三军败绩”代指哪一场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2)据材料二,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根本原因。

 

“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国民革命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书记。”材料中的“他”是

A. 胡适

B. 陈独秀

C. 蔡元培

D. 鲁迅

 

袁世凯死后,北京的人民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奸商抬高粮价,大多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军阀首领是( )

A. 段祺瑞    B. 冯国璋    C. 张作霖    D. 唐继尧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下列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而制定的宪法是

A.

B.

C.

D.

 

20171025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致电祝贺习近平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未来盼望两党再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中国国民党最初组建的基础党派是(  )

A. 中国同盟会    B. 中国民主党    C. 中国民进党    D. 中国共盟会

 

孙中山逝世,蒋介石送了一副“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月”的挽联。挽联中的“主义”是指( )

A. 民权主义    B. 三民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主主义

 

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有人大代表曾指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鲁迅    D. 张之洞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问“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A. 废除了科举制度    B. 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C. 裁撤了冗官冗员    D. 改革考试方式内容

 

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A. 1895 B. 1897

C. 1898 D. 1901

 

1900年7月英国一本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见下图)。外国媒体如此认定的主要依据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C.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一揭帖宣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封建迷信    B. 中原闹鬼    C. 列强侵略    D. 盲目排外

 

“千古艰难唯一死!他的自杀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悲壮苍凉的一幕。”材料中的“他”是( )

A. 左宗棠    B. 关天培    C. 丁汝昌    D. 邓世昌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兴办新式学校    B. 创办民用企业    C. 创办军事工业    D.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分别是

A. 石达开 西安    B. 杨秀清 广州    C. 朱元璋 北京    D. 洪秀全 天京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马神甫事件”    B. 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

C. “亚罗号事件”    D.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018年11月6日电:一百多年后,一些圆明园文物终于回家了。其中有37件重要石质文物,在北京首场“回归圆明园流失文物展”展出。那么这些圆明园流失的文物是在下列哪次历史战争中被抢劫的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是

A. 《虎门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回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时期?这次变法带来了哪些影响?(两个观点)

(3)“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体制是什么?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谁?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3)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3)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4)材料三:①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②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③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说出两点。

 

(题文)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 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

C. 各国纷纷变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C. 各学派相互辩论

D. 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