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早在约9000——7000年前就种植粟的地区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黑龙江流域

D. 松花江流域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之一。这些遗骨和遗物出现在

A. 170万年前—120万年前

B. 150万年前-80万年前

C. 120万年前-50万年前

D. 70万年前-20万年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分别属于哪家学派?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哪一派?

(2)概括材料二中韩非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哪一次变法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三、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四、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五、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3)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

(4)从图一到图三,诸侯对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礼仪教化    B. 甲骨文的出现    C. 百家争鸣    D. 私学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 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 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 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 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题文)“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三人行必有吾师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以“德”化人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编著了《道德经》

C. 修建了都江堰

D. 开凿了大运河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战

C. 推行县制    D. 重农抑商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促进奴隶制瓦解 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 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虽然已经过去3 000多年,依然彰显着王家之气。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

A. 父系氏族后期    B. 夏商时期    C. 商周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

 

通过甲骨文,我们能“看清楚”的内容有(     )

A. 夏朝的政治、军事情况    B. 商朝国王的活动以及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C. 西周的分封制    D. 春秋争霸,战国争雄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当年写下的诗句。该诗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小明针对“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如下

①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③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④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请你判断一下,他的整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B.     C.     D.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私有制    D. 等级制

 

(题文)下图是人们祭祀轩辕黄帝的情景。人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选项中能够反映黄帝的贡献的是(     )

①建造宫室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指南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如图,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

A. 元谋人和北京人    B. 元谋人和半坡人

C.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 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 烧制彩陶    D. 铸造司母戊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公元7世纪初,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者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三 在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1)材料一中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民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日本在经济上有何举措?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沙特阿拉伯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什么?

(4)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源远流长,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保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你将提出怎样的建议?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1453年4月5日,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兵临城下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兵力甚少。拜占庭人与土耳其人决战,激战了53昼夜,5月29日被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1)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拜占庭帝国衰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如下图为“古代世界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观察下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文明古国的名称:①_  __,②__   __。②代表性成就是____。

(2)写出⑥处一个城邦的名字:__ __,其代表成就是__  __。⑤处所指的半岛地区诞生的古代典型国家是__  __,后来成为对西方文明发展影响巨大的国家。二者成为西方文明之源。

(3)①②③④四古国与⑤⑥处所代表的文明形成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指出他们的不同。

(4)不同文明区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文明古国③中的哪一项内容影响到文明古国④文化的发展?古代国家⑤与文明古国④是通过哪一通道交往的?

 

改革与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7世纪,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1)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图示可知,各级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什么?

(3)通过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