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坚决跟着共产党,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                                     

——歌曲《社会主义好》

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掀起社会主义建设建设高潮”是在哪一次会议之后?为了早日让“共产主义社会”到来,我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区 D.直辖市

 

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实行,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莫定了基础。“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九省通衢”的武汉不仅是国内多条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欧班列(汉堡—武汉)的起点。3月28日,复工后的中欧班列(武汉)开启了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依靠的是(    )

A.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大通道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货运大通道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D.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10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1992年及以后的几年,我国基本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  )

A.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 B.宽方位、多层次、全领城

C.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中国加入WTO

 

为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会议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下列关于西藏的解放与发展正确的有:(     )

①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入京谈判,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②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各界热烈欢迎。

③1952年底,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

④“一五”计划时期,为了密切与边疆的联系,我国先后建成了3条入藏公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全国政协会议召开 D.三大改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宋朝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

材料三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3)材料三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材料四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4)材料四中所说他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的是哪里?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材料五  中国商货在西南洋市场的扩充,刺激了国内工艺品的生产,不但使得国库充盈、民生日裕,也鼓励了国人向海外拓殖发展的兴趣。虽其后以郑和的逝世(宣德末),加上朝中大臣鉴于维持舰队、赏赐贡使,靡费不赀,因而停止了远洋探险的活动,但是沿海居民到南洋经商的风气,迄明末犹未止。

材料六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5)依据材料五并联系现实,简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影响深远,明朝以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今天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时代呼唤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下图是晚清沈蓉圃参照《京腔十三绝》,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内容反映的“国粹”艺术是

A. 元曲 B. 京剧 C. 杂剧 D. 昆曲

 

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请判断下图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

B.

C.

D.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黄巢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隋朝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

明朝修筑皇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明朝修筑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A.A B.B C.C D.D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沈括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附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6卷,另外他还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我国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上(  )

A.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

B.在前人基础上注重创新

C.视对传统先进技术的总结

D.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位南宋书生每当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A.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A.东京市民到“瓦子”看戏

B.人们过元旦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往来拜年

C.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

 

在对如下图的判断中,同学甲和乙发生分歧。乙错误地以为是“清朝”疆域图,被同学甲纠正为“元朝”疆域图。同学甲的判断依据包括(   ) 

①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②回族在元朝形成

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④大都是元朝都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